《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爲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爲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優施教驪姬夜半而泣謂公曰:“吾聞申生甚好仁而強,甚寬惠而慈於民,皆有所行之。今謂君惑於我,必亂國,無乃以國故而行強於君。君未終命而不歿,君其若之何?盍殺我,無以一妾亂百姓。”公曰:“夫豈惠其民而不惠於其父乎?”驪姬曰:“妾亦懼矣。吾聞之外人之言曰:爲仁與爲國不同。爲仁者,愛親之謂仁;爲國者,利國之謂仁。故長民者無親,衆以爲親。苟利衆而百姓和,豈能憚君?以衆故不敢愛親,衆況厚之,彼將惡始而美終,以晚蓋者也。凡民利是生,殺君而厚利衆,衆孰沮之?殺親無惡於人,人孰去之?苟交利而得寵,志行而衆悅,欲其甚矣,孰不惑焉?雖欲愛君,惑不釋也。今夫以君爲紂,若紂有良子,而先喪紂,無章其惡而厚其敗。鈞之死也,無必假手於武王,而其世不廢,祀至於今,吾豈知紂之善否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難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懼曰:“若何而可?”驪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釋君。且君其圖之,自桓叔以來,孰能愛親?唯無親,故能兼翼。”公曰:“不可與政。我以武與威,是以臨諸侯。未歿而亡政,不可謂武;有子而弗勝,不可謂威。我授之政,諸侯必絕;能絕於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國,不可忍也。爾勿憂,吾將圖之。”
驪姬曰:“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君之倉廩固不實,又恐削封疆。君盍使之伐狄,以觀其果於衆也,與衆之信輯睦焉。若不勝狄,雖濟其罪,可也。若勝狄,則善用衆矣,求必益廣,乃可厚圖也。且夫勝狄,諸侯驚懼,吾邊鄙不儆,倉廩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不知可否,其利多矣。君其圖之!”公悅,是故使申生伐東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僕人贊聞之,曰:“太子殆哉!君賜之奇,奇生怪,怪生無常,無常不立。使之出征,先以觀之,故告之以離心,而示之以堅忍之權,則必惡其心而害其身矣。惡其心,必內險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難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其言曰:‘盡敵而反。’雖盡敵,其若內讒何!”申生勝狄而反,讒言作於中。君子曰:“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