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是清·黃元御撰寫於1753年的醫書,又名《醫聖心源》。作者將黃帝、岐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爲醫中四聖。本書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至卷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是一部包括中醫基本理論和部分臨牀醫學的綜合性著作。

少陰君火

熱者,少陰君火之所化也。在天爲熱,在地爲火,在人爲心。少陰以君火主令,手少陰心,火也,足少陰腎,水也,水火異氣,而以君火統之,緣火位於上而生於下。坎中之陽,火之根也。坎陽升則上交離位而化火,火升於水,是以癸水化氣於丁火。水化而爲火,則寒從熱化,故少陰之氣,水火併統,而獨以君火名也。


君火雖降於手,而實升於足。陽盛則手少陰主令於上,而癸水亦成溫泉;陰盛則足少陰司氣於下,而丁火遂爲寒灰。以丁火雖司氣化,而制勝之權,終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鎮之。但土雖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溼,溼則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傷寒陽明承氣一證,其餘則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潰則火敗,故少陰一病,必寒水氾濫而火土俱負,其勢然也。


至於上熱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災及宮城,心液消亡,是以熱作。凡少陰病熱,乃受累於相火,實非心家之過。而方其上熱,必有下寒,以水火分離而不交也。見心家之熱,當顧及腎家之寒。蓋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則爲一氣,不交則離析分崩,逆爲冰炭。究之火不勝水,則上熱不敵下寒之劇,不問可知也。


血根於心而藏於肝,氣根於腎而藏於肺。心火上熱,則清心家之血;腎水下寒,則暖腎家之氣。故補肝之血則宜溫,補心之血則宜清,補肺之氣則宜涼,補腎之氣則宜暖,此定法也。


四聖心源-少陰君火-相關圖片

四聖心源 少陰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