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本草》,食療專著,3卷。唐代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約成書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一般認爲此書前身爲孟詵《補養方》,張鼎補充89種食療品,又加按語(冠以“案經”,或作“謹按”),編爲本書。共載文227條,涉及260種食療品。諸品名下,註明藥性(溫、平、寒、冷),不載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單方,間或論及形態、修治、產地等。首載菠薐、胡荽、莙薘、鱖魚等食蔬。尤以動物臟器療法與藻菌類食療作用之記載引人注目。所錄食療經驗多切實際,藥物來源廣泛,充分顧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區性,爲唐代較系統全面之食療專著。原書早佚,敦煌曾有殘卷出土,近代有輯佚本。
(一)葉∶溫。白∶平。主傷寒壯熱、出汗;中風,面目浮腫,骨節頭疼,損髮鬢。〔證〕
(二)蔥白及須∶平。通氣,主傷寒頭痛。〔證〕
(三)又,治瘡中有風水,腫疼、祕澀∶取青葉同乾薑、黃 相和,煮作湯,浸洗之,立愈。〔嘉·證〕
(四)冬蔥最善,宜冬月食,不宜多。只可和五味用之。虛人患氣者,多食發氣,上衝人,五臟閉絕,虛人胃。開骨節,出汗,故溫爾。〔嘉·證〕
(五)少食則得,可作湯飲。不得多食,恐拔氣上衝人,五臟悶絕。切不可與蜜相和,食之促人氣,殺人。〔證〕
(六)又,止血衄,利小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