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後記》又名《續搜神記》,是《搜神記》的續書。題爲東晉陶潛(365-427)撰。所記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僞不可待辯。皆陶潛死後事,故疑此書爲僞託,或以爲經後人增益。《搜神後記》與《搜神記》的體例大致相似,但內容則多爲《搜神記》所未見。該書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條。《搜神後記》在魏晉南北朝的志怪羣書中是頗具特色的。它內容上略爲妖異變怪之談,而多言神仙;藝術上是蕪雜瑣碎的記敘減少,成片的 有關當地風土的民間故事。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衝天。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嵩高山北有大穴,莫測其深,百姓歲時遊觀。晉初,嘗有一人誤墮穴中。同輩冀其儻不死,投食於穴中。墜者得之,爲尋穴而行。計可十餘日,忽然見明。又有草屋,中有二人,對坐圍棋。局下有一杯白飲。墜者告以飢渴,棋者曰:“可飲此。“遂飲之,氣力十倍。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墜者不願停。棋者曰:“從此西行,有天井,其中多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出。若餓,取井中物食。“墜者如言,半年許,乃出蜀中。歸洛下,問張華,華曰:“此仙館大夫。所飲者,玉漿也,所食者,龍穴石髓也。“
會稽剡縣民袁相、根碩二人獵,經深山重嶺甚多,見一羣山羊六七頭,逐之。經一石橋,甚狹而峻。羊去,根等亦隨渡,向絕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廣狹如匹布,剡人謂之瀑布。羊徑有山穴如門,豁然而過。既入,內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名瑩珠,一名潔玉。見二人至,忻然雲:“早望汝來。“遂爲室家。忽二女出行,雲復有得婿者,往慶之。曳履於絕巖上行,琅琅然。二人思歸,潛去歸路。二女已知,追還,乃謂曰:“自可去。“乃以一腕囊與根等,語曰:“慎勿開也。“於是乃歸。後出行,家人開視其囊,囊如蓮花,一重去,一重複,至五蓋,中有小青鳥,飛去。根還知此,悵然而已。後根于田中耕,家依常餉之,見在田中不動,就視,但有殼如蟬蛻也。
滎陽人,姓何,忘其名,有名聞士也。荊州闢爲別駕,不就,隱遁養志。常至田舍,人收穫在場上。忽有一人,長丈餘,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翩舉其兩手,並舞而來,語何雲:“君曾見 ’韶舞 ’不?此是 ’韶舞 ’。“且舞且去。何尋逐,徑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隨之入。初甚急,前輒閒曠,便失人,見有良田數十頃。何遂墾作,以爲世業。子孫至今賴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漁人姓黃名道真)。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舟,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曠空,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爲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難,率妻子邑人至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爲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乃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劉歆,即遣人隨之往,尋向所志,不復得也。
南陽劉驎之,字子驥,好遊山水。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驎之慾更尋索,不復知處矣。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砍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如水中看何由爾?“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數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平樂縣有山臨水,巖間有兩目,如人眼,極大,瞳子白黑分明,名爲“目巖“。
始興機山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
中宿縣有貞女峽。峽西岸水際有石如人影,狀似女子。是曰“貞女“。父老相傳,秦世有女數人,取螺於此,遇風雨晝昏,而一女化爲此石。
臨城縣南四十里有蓋山,百許步有姑舒泉。昔有舒女,與父斫薪於此泉。女因坐,牽挽不動,乃還告家。比還,唯見清泉湛然。女母曰:“吾女好音樂。“乃作絃歌,泉涌洄流,有朱鯉一雙,今人作樂嬉戲,泉故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