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身不顧
成語拼音
- fèn shēn bù gù
奮身不顧成語解釋
- 猶奮不顧身。
典故出處
- 宋·蘇軾《與章子厚書》愚夫小人,以一言感發,猶能奮身不顧,以遂其言。”
成語典故
- 三朝充諫諍之官,奮身不顧。★宋·秦觀《賀孫中丞啓》
成語造句
- 在那千鈞一髮的時刻,他沒有絲毫猶豫,毅然衝向危險之地,完全奮身不顧。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當時,國家面臨着外敵的入侵和內部的混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明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但他卻有着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和強烈的正義感。
一天,敵軍來襲,城池即將淪陷。人們紛紛驚慌失措地逃離家園,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戰亂。然而,李明卻沒有選擇逃跑,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同胞。
他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戰鬥之中,奮身不顧地衝向敵軍。他揮舞着手中的長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儘管敵人十分強大,人數衆多,但李明毫不畏懼,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和頑強的鬥志,一次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在戰鬥的過程中,李明多次受傷,但他依然堅守在陣地上,不肯退縮半步。他的行爲感染了身邊的許多人,他們也紛紛加入到戰鬥中來,與李明一起並肩作戰。
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他們終於成功地擊退了敵軍,保衛了城池和百姓的安全。李明的英勇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家,人們對他敬佩不已。
後來,當人們提起李明時,都會讚歎他那奮身不顧的精神。他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傳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能夠勇敢地挺身而出,爲了正義和國家的利益而奮鬥。正如《後漢書·第五倫傳》中所說:“唯仲山甫補之,其可謂篤行君子矣,然其敦篤行義,敦篤行義,奮身不顧,爲國家之急,忘家之私,可謂至忠矣。”李明正是這樣一位至忠至勇之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奮身不顧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成爲了人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奮身不顧-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