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不殊

成語拼音

fēng jǐng bù shū

風景不殊成語解釋

殊不同。用以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晉書·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昔日繁華的古城,歷經滄桑後,如今雖人來人往,但總給人一種物是人非之感,真可謂風景不殊。

成語故事

西晉末年,匈奴等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國家陷入動盪與戰亂之中。當時有一位名叫王導的大臣,他心懷壯志,渴望能爲國家的安定出一份力。 王導有一位好友,名叫周顗。他們曾一同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有一次,王導和周顗等人一起登上新亭遊玩。站在新亭之上,望着眼前的風景,周顗不禁感慨萬千。他想起了昔日的繁華景象,如今卻都已不復存在,不禁悲從中來,嘆息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意思是說,這裏的風景沒有什麼不同,但是舉目望去,卻有着江河的變化,暗示着國家的淪陷和人民的苦難。 王導聽了周顗的話,也深有感觸。他知道如今的局勢危急,必須要有所行動。於是,王導開始積極謀劃,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努力團結各方勢力,試圖穩定局勢,恢復國家的安寧。 在王導的努力下,南方逐漸安定下來,爲東晉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然而,周顗卻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遭遇不幸。儘管如此,他們在新亭的那番感慨,卻成爲了歷史的見證,讓後人銘記那段艱難的歲月。 “風景不殊”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不僅僅是對景色的描述,更是對國家命運變遷的感慨和思索。它提醒着人們要珍惜和平,銘記歷史,努力讓國家繁榮昌盛,避免重蹈覆轍。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在困境中,人們依然能夠保持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爲了未來而不懈奮鬥。就如同王導和周顗一樣,儘管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國家的希望和努力。在歷史的長河中,“風景不殊”成爲了一個永恆的符號,承載着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風景不殊-成語圖片

風景不殊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