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背扼喉

成語拼音

fǔ bèi è hóu

拊背扼喉成語解釋

掐着喉嚨,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死命。

典故出處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夫與人鬥,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敵人的戰略部署看似高明,實則給了我們可乘之機,讓我們能夠出其不意地對其進行拊背扼喉,一舉打亂他們的陣腳。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分別是甲國和乙國。甲國的國王是一位有野心但智謀不足的君主,他一心想要擴張領土,時常對周邊國家虎視眈眈。 乙國則是一個相對弱小但充滿智慧的國家。乙國的大臣們深知甲國的野心,一直警惕着對方的一舉一動。 有一次,甲國國王決定對乙國發動突然襲擊。他率領大軍悄悄逼近乙國邊境,企圖打乙國一個措手不及。然而,乙國的一位智者早已察覺到了甲國的異動。他向國王進言,建議迅速採取行動。 乙國國王聽取了智者的建議,決定不正面迎敵,而是採取一種巧妙的策略。他們派遣了一支精銳的小部隊,悄悄地繞到了甲國軍隊的後方。 當甲國軍隊正準備全力進攻乙國時,乙國的這支小部隊突然出現,如同神兵天降。他們迅速佔據了關鍵的位置,就像是拊背扼喉一般,切斷了甲國軍隊的補給線和退路。甲國軍隊頓時陷入了混亂之中,首尾不能相顧。 乙國國王見時機已到,率領大軍出擊。甲國軍隊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很快就潰敗而逃。 這場戰役讓甲國元氣大傷,而乙國則憑藉着智慧和果敢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從此,乙國在周邊國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不一定非要硬碰硬,而是可以運用智慧和策略,找到敵人的要害之處,如同拊背扼喉一般給予致命一擊。就如同歷史上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一樣,關鍵在於能否準確地把握戰機,靈活地運用戰術。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乙國正是因爲提前洞察了甲國的意圖,才能如此巧妙地應對,最終取得勝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我們同樣可以借鑑這種智慧,尋找關鍵的突破點,而不是盲目地蠻幹。

拊背扼喉-成語圖片

拊背扼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