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節易操
成語拼音
- gǎi jié yì cāo
改節易操成語解釋
- 改變原來的操行和志向。多指喪失應當堅守的節操;也指去惡爲善。同改操易節”。
典故出處
- 明·歸有光《上王都御史書》故以爲人之賢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決於一見,而終其身不易。彼有改節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矯而爲之者。”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時,竟然改節易操,拋棄了曾經堅守的原則和信念,實在令人失望。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經歷生動地詮釋了“改節易操”的含義。
話說在戰亂紛爭的年代,有一個名叫張元的人。張元原本是一個心懷壯志、品行高潔的青年,他渴望在這亂世之中有所作爲,爲百姓謀福祉。起初,他積極投身於正義的事業,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勇氣,在地方上贏得了一定的聲譽。
然而,隨着局勢的變化,權力和利益的誘惑逐漸擺在了他的面前。面對一些權貴的拉攏和許諾,張元的內心開始動搖。他在掙扎與猶豫中,漸漸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在一次關鍵的抉擇中,他最終放棄了自己一直堅守的原則和道德底線,選擇了與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同流合污。
他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爲和態度,變得諂媚逢迎、追名逐利。他曾經的高潔操行彷彿在一瞬間蕩然無存,從前那個爲正義而奮鬥的張元已不見蹤影。他的改節易操,讓曾經熟悉他的人都感到無比震驚和失望。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就如同《後漢書·呂布傳》中所記載的呂布,他反覆無常,多次改換門庭,爲了一己私利而放棄忠誠和道義,其行爲也可謂是“改節易操”的典型。這種行爲不僅會受到當時人們的唾棄,也會在歷史的記載中留下負面的一筆。
“改節易操”的故事提醒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時刻堅守自己的本心和道德底線。不能因爲一時的誘惑或者困境就輕易改變自己的原則和信仰。否則,就如同張元一樣,最終會迷失自我,成爲一個遭人鄙夷的人。我們應當以史爲鑑,保持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無論遇到怎樣的挑戰和考驗,都要堅守自己的節操,不爲外界的干擾所動搖,如此才能在人生的舞臺上書寫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改節易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