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執一詞
成語拼音
- gè zhí yī cí
各執一詞成語解釋
-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成語典故
- 辯論會上,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成語造句
- 在會議上,對於這個方案的實施細節,大家爭論不休,各執一詞,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分別是陳國和蔡國。陳國和蔡國的邊界處有一塊肥沃的土地,兩國都對其垂涎欲滴,都認爲這塊土地應該屬於自己。
有一天,陳國派遣了一位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那塊爭議之地,聲稱這塊土地自古以來就是陳國的領土。這位使者列舉了許多歷史記載和傳說來證明自己國家的所有權。
而蔡國也不甘示弱,同樣派出了一位言辭犀利的大臣前往該地。這位大臣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說辭,他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等方面闡述了蔡國對這塊土地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
雙方的使者在這塊土地上相遇了,他們開始了激烈的爭論。陳國的使者言辭懇切地說:“我們陳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過去的歲月中,這塊土地一直都是我們陳國在管轄,我們有着明確的證據和記載。”
蔡國的大臣則毫不退讓地反駁道:“你們的證據根本站不住腳,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塊土地與我們蔡國的聯繫更加緊密,我們對它的經營和管理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誰也無法說服誰。這場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驚動了兩國的國君。
陳國國君認爲自己的國家在這件事情上佔理,堅決要求蔡國放棄對那塊土地的爭奪。而蔡國國君同樣態度強硬,聲稱絕不退讓半步。
兩國之間的關係因爲這塊土地的爭端變得日益緊張,邊境上也時常出現小規模的衝突。百姓們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生怕戰爭隨時會爆發。
就在兩國僵持不下的時候,一位智慧的老者出現了。他聽聞了這件事情後,決定前去調解。他對兩國的使者和國君說:“土地的歸屬固然重要,但爲了一塊土地而大動干戈,讓百姓受苦,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我們應該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協商、談判或者尋求第三方的仲裁。”
兩國國君聽了老者的話,陷入了沉思。他們意識到,繼續這樣各執一詞地僵持下去,對兩國都沒有好處。最終,在老者的斡旋下,陳國和蔡國決定通過談判來解決土地爭端。
經過多輪艱難的談判,兩國終於達成了一個妥協的方案。他們決定共同開發和管理這塊土地,讓兩國的百姓都能從中受益。
這場土地爭端終於得到了和平解決,兩國也恢復了友好的關係。而“各執一詞”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雙方或多方在爭論或辯論中,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和說法,互不相讓的情景。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分歧和爭端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固執己見,否則只會帶來更多的矛盾和衝突。
各執一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