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吊譽
成語拼音
- gū míng diào yù
沽名吊譽成語解釋
-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沽名釣譽”。
典故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我不爲別的,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沽名吊譽沒來由。”
成語典故
- 不似他每逞英雄,沽名吊譽,試劍唂驄,不思映雪與囊螢,心機枉空用。★明·楊柔勝《玉環記·富童譖非》
成語造句
- 他爲了追求所謂的名聲,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做出了許多違背良心的事,這種沽名吊譽的行爲實在令人不恥。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人物,他名叫公孫弘。
公孫弘出生貧寒,但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逐漸在仕途上嶄露頭角。他善於僞裝自己,表面上總是一副謙虛溫和、勤勉好學的樣子。
當時,朝廷中不少大臣都兢兢業業地爲國效力,辦實事,說實話。然而,公孫弘卻別有心思。他常常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表現得極爲積極,以博取衆人的關注和讚譽。比如,他會在一些公開場合故意發表看似高深實則空洞無物的言論,營造出一種自己很有學識的假象。
他還刻意與其他官員保持着一種表面上的友好關係,背地裏卻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他利用各種機會來擡高自己的名聲,對於一些能讓他獲得好名聲的事情,他會不遺餘力地去做,而對於那些真正需要解決的難題,他卻往往敷衍了事。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決策,其他大臣們都認真地分析利弊,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而公孫弘卻爲了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提出了一個看似華麗卻毫無實際意義的方案。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談,將這個方案說得天花亂墜,只爲了贏得皇帝和其他大臣的讚賞。
隨着時間的推移,公孫弘的這種行爲越來越明顯,很多人都看出了他的真面目。他並不是真正爲了國家和百姓,而是爲了自己的名聲和地位,在那裏沽名吊譽。但他卻憑藉着自己的僞裝和手段,在仕途上一帆風順,步步高昇。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儘管公孫弘一時得逞,但他的虛僞和狡詐最終還是被後人所識破。他的行爲成爲了人們批判和警示的範例,讓人們明白,真正的功績和聲譽應該建立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貢獻之上,而不是通過虛假的手段去獲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像公孫弘這樣沽名吊譽的人。他們爲了追求表面的榮耀和名聲,不惜違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不要被他們的虛假表象所迷惑。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堅守正道,踏踏實實地做事,用真實的行動和成果來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而不是妄圖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去獲取那些虛無縹緲的讚譽。
沽名吊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