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此失彼
成語拼音
- gù cǐ shī bǐ
顧此失彼成語解釋
- 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分軍爲三一軍攻麥城,一軍攻紀南城,大五率大軍直搗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顧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成語典故
- 於是敵軍處於一種恐怖氣氛中,顧此失彼,疲於奔命。★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
成語造句
- 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忙碌周旋,他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以至於顧此失彼。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裏,有一位將軍名叫李陽。當時,國家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李陽肩負着保衛國家的重任。
有一次,外敵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李陽率領軍隊奮勇抵抗。在激烈的戰鬥中,他一方面要指揮士兵們抵禦正面敵人的強攻,另一方面又要時刻提防敵人從側翼進行偷襲。李陽全神貫注地應對着戰場上的各種情況,忙得不可開交。
然而,在指揮作戰的過程中,李陽漸漸陷入了一種顧此失彼的困境。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正面戰場的防禦上,卻忽略了對後方補給線的保護。敵人察覺到了這個漏洞,派遣了一支奇兵悄悄地繞到了後方,襲擊了李陽軍隊的補給隊伍,搶走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
沒有了充足的補給,李陽的軍隊陷入了困境。士兵們士氣低落,戰鬥力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正面的敵人趁機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李陽的軍隊開始節節敗退。
李陽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後悔不已。他試圖重新調整戰略,去奪回失去的補給,但此時已經爲時過晚。最終,這場戰役以失敗告終,國家的邊境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在面對複雜的情況時,我們不能只關注眼前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就像李陽一樣,如果不能全面地考慮問題,就容易顧此失彼,導致最終的失敗。正如《禮記·中庸》中所記載的“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周全的計劃和準備,不能只看重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全面地分析和處理各種事務,避免因爲一時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顧此失彼-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