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抽板

成語拼音

guò qiáo chōu bǎn

過橋抽板成語解釋

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典故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回只要你不要過橋抽板,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你。”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曾在危難時得到朋友的全力相助,可當他功成名就後,卻做出了令人不齒的事,完全是過橋抽板的行徑。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他出身貧寒,但聰明伶俐且極具野心。 張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仕途上逐漸嶄露頭角。在一次重要的任務中,他結識了一位有權有勢的官員李義。李義十分欣賞張華的能力,便決定全力支持他,助他更上一層樓。在李義的幫助下,張華一路順風順水,連連升職,很快就成爲了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然而,隨着張華地位的不斷提升,他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變得貪婪和自私,只想着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而忘記了李義曾經對他的幫助。 有一天,李義因爲一些政治分歧而陷入了困境。他原本以爲張華會念及舊情,出手相助。但沒想到的是,張華卻選擇了冷眼旁觀,甚至在暗中落井下石。當李義前來尋求他的幫助時,張華不僅拒絕伸出援手,還對他冷嘲熱諷。 就這樣,張華在李義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拋棄了他,如同過了橋便抽掉板子一般,完全不顧曾經的情誼和恩情。而張華的這種行爲也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和譴責。 歷史上,這樣過橋抽板的例子並不鮮見。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某些人物,在得勢之後便忘記了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這種行爲不僅違背了道德倫理,也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 張華最終也因爲他的自私和無情而遭到了報應。他失去了衆人的信任和支持,在政治鬥爭中逐漸失勢,曾經的輝煌也如過眼雲煙般消散。他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反面教材,提醒着人們要始終保持感恩之心,不要做出過橋抽板這樣忘恩負義的事情。 我們應當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汲取教訓,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與人相處要真誠,對於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要心懷感激,不能在過河之後就將幫助我們的橋樑拆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良好的關係,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走得更遠、更穩。

過橋抽板-成語圖片

過橋抽板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