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歌恆舞
成語拼音
- hān gē héng wǔ
酣歌恆舞成語解釋
- 形容縱情歌舞,耽於聲色。
典故出處
- 《書·伊訓》敢有恆舞於宮,酣歌於室,時謂巫風。”孔傳常舞則荒淫,樂酒曰酣,酣歌則廢德。”
成語典故
- 恬嬉如故,厝火積薪之下,而寢處其上,酣歌恆舞,民怨沸騰,卒至魚爛土崩,不可收拾。★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四回
成語造句
- 那君王終日不理朝政,只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臣民們怨聲載道,可他依舊酣歌恆舞。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名叫殷國。殷國的國君十分奢靡享樂,他不理朝政,整日沉浸在歌舞昇平之中。
這位國君廣納能歌善舞之人,在宮廷中日夜舉辦盛大的宴會。絲竹之聲不絕於耳,舞姬們身姿曼妙,旋轉跳躍,一場場華麗的舞蹈令人眼花繚亂。國君在這一片歡歌笑語中,盡情地享受着,彷彿忘卻了世間的一切煩惱。
宮廷中的大臣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們多次進諫,希望國君能夠將心思放在國家治理上,關心百姓的疾苦。然而,國君卻充耳不聞,依然我行我素,繼續着他那酣歌恆舞的生活。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政務日益荒廢,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騰。周邊的諸侯國看到殷國如此衰敗,紛紛蠢蠢欲動,想要趁機侵略。
終於,一場危機降臨了。鄰國率領大軍攻打殷國,由於長期的疏於軍備,殷國的軍隊毫無抵抗之力,節節敗退。百姓們對國君的不滿也徹底爆發,他們不再願意爲這樣一個只知享樂的國君而戰。
在一片混亂中,殷國最終走向了覆滅。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因爲國君的酣歌恆舞、沉迷享樂而淪爲了歷史的塵埃。
正如《尚書·伊訓》中所記載:“敢有恆舞於宮,酣歌於室,時謂巫風。”過度的沉迷於歌舞享樂,必然會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殷國的命運成爲了後世的一面鏡子,警示着人們不可貪圖一時的歡愉而忘卻了責任和使命,只有勤勉政事,關心民生,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酣歌恆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