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善惡惡
成語拼音
- hǎo shàn wù è
好善惡惡成語解釋
- 崇尚美善,憎恨醜惡。
典故出處
- 《說岳全傳》第七三回好善惡惡,人人如此。”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爲人處世應當秉持公正之心,對待他人的行爲能做到好善惡惡,這樣才能營造一個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這位君主心懷天下,對於世間的善惡有着極其敏銳的洞察力。
在他的治理下,國家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然而,有一天,宮廷中來了一位善於諂媚的臣子。他憑藉着花言巧語和一些小手段,逐漸獲得了部分權貴的支持。這個臣子表面上對君主恭順無比,背地裏卻做着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利用權力爲自己謀取私利,打壓那些正直的官員。
君主一開始並未察覺他的真面目,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正直的大臣開始向君主進言,揭露這個臣子的惡行。君主開始暗中觀察,發現這個臣子的確如大臣們所言,是個心懷叵測之人。
與此同時,宮廷中還有一位忠誠而正直的大臣。他不畏權勢,敢於直言進諫,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道德底線。他盡心盡力地爲國家和人民做事,對於那些邪惡的行爲和人物深惡痛絕。
君主看到了這位正直大臣的品質,對他越發器重。而對於那個虛僞的臣子,君主也決定不再容忍。在一次朝會上,君主當着衆人的面,嚴厲地斥責了那個諂媚的臣子,並將他的罪行一一揭露。最終,將他逐出宮廷,永不錄用。
君主對大臣們說道:“朕當以公正之心,好善惡惡,絕不容許邪惡之人在朝堂之上興風作浪,唯有如此,我們的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從此,國家在君主的帶領下,繼續保持着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領導者應當具備分辨善惡的能力,做到愛憎分明。正如《荀子·大略》中所記載的:“慶者在堂,吊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善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只有像故事中的君主那樣,堅定地去弘揚善,抵制惡,才能讓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氣。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在生活中秉持這樣的原則,明辨是非,追求正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好善惡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