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
成語拼音
- hài rén tīng wén
駭人聽聞成語解釋
- 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喫驚、害怕。
典故出處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成語典故
- 隋煬帝楊廣時,著作郎(官名)王劭常用一些荒誕言論取悅皇帝。他曾謊報說:有人抓了一隻烏龜,它的腹部有“天下楊興”四個字,預示着楊家江山興旺長久。當皇后死時,王劭又說:皇后原是菩薩轉生,她現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這些“駭人視聽”的奇談怪論雖然遭到有識之士的鄙棄,卻得到楊廣的歡心。這樣,王劭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將近二十年。“駭人視聽”現寫爲“駭人聽聞”。
成語造句
- 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一個犯罪團伙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了多名無辜路人。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安國。這個國家的國王是一個性格乖張、行爲無常的人。
有一年,安國遭受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苦不堪言。國王卻對此不聞不問,依舊過着奢侈享樂的生活。一些大臣們看不下去,紛紛上書勸諫國王,希望他能關心百姓疾苦,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旱災。然而,國王不僅不聽,反而大發雷霆,將這些大臣們統統關進了大牢。
隨着旱災的持續,百姓們開始四處逃亡,社會陷入了混亂。這時,一個名叫張華的智者站了出來,他決定去面見國王,勸說他改變政策。張華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國王,他誠懇地對國王說:“陛下,如今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危機,如果您再不採取行動,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國王聽了張華的話,不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爲,反而冷笑一聲說:“哼,危言聳聽!本王的國家怎麼會有災難?”
張華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陛下,百姓們已經沒有糧食吃了,他們正在捱餓,如果再這樣下去,會餓死很多人的。”國王卻不屑地說:“那又怎樣?他們餓死是他們自己的命不好。”張華聽到國王如此冷酷無情的話,心中十分悲憤。
不久之後,旱災引發了一場可怕的瘟疫。瘟疫迅速蔓延,許多百姓都染上了疾病,痛苦地死去。這個消息傳到國王耳中,他依然不以爲然,覺得這只是一些小問題。然而,隨着瘟疫的不斷擴散,就連王宮裏面也有人染上了瘟疫。國王這纔開始感到恐慌,但此時已經爲時過晚。
這場災難最終導致了安國的衰落,曾經繁榮的國家變得一片荒蕪。百姓們對國王的所作所爲感到無比憤怒和失望,他們紛紛起來反抗。國王最終也在這場混亂中失去了自己的王位和生命。
這個故事中,國王的行爲可謂是“駭人聽聞”。他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對大臣們的勸諫充耳不聞,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覆滅。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那些不關心民衆、只圖自己享樂的統治者往往會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我們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吸取教訓,時刻牢記人民的利益至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社會。
駭人聽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