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及豚魚
成語拼音
- huà jí tún yú
化及豚魚成語解釋
-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典故出處
- 語出《易·中孚》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成語典故
- 退居於洛,四海是儀,化及豚魚,名聞乳兒。★宋·蘇軾《祭司馬君實文》
成語造句
- 他的品德高尚,恩澤廣佈,所行之事竟然能化及豚魚,實在令人欽佩。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其君主施行仁政,一心想要讓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這位君主非常重視教育和道德的培養,他在國內大力興辦學校,讓百姓都有機會接受知識的薰陶。他自己也以身作則,行爲舉止都符合道德規範,對百姓關愛有加,經常親自到民間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他的治理下,國家的風氣越來越好,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社會秩序井然。不僅如此,他還積極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使得國家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中。
有一次,這個國家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面臨着飢餓的威脅。君主毫不猶豫地打開國庫,發放糧食和物資來救濟百姓。他的這一舉動深深地感動了百姓,大家都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位君主的仁德之名遠播四方。就連那些飛禽走獸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善意,變得溫順起來。有一天,君主在花園中散步,一隻小鳥竟然停在了他的肩頭,嘰嘰喳喳地叫着,彷彿在和他訴說着什麼。而在池塘裏的魚兒,也會在君主靠近時歡快地游來游去。
周邊國家的人們聽聞了這個國家的美好景象,紛紛前來學習效仿。他們驚歎於這位君主竟然能夠做到“化及豚魚”,讓所有的生命都能感受到他的仁愛。而這個國家也因爲君主的仁德,迎來了長久的繁榮和昌盛。
歷史上,像這樣以仁德治國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古代的堯帝,他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廣施德政,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幸福。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那樣:“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化及豚魚”這個成語,正是對這種高尚品德和偉大影響力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真正的仁愛是沒有界限的,可以感化一切生靈。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努力踐行仁愛之道,用我們的善良和愛心去影響身邊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心懷仁愛,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出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環境。讓我們都以這位古代君主爲榜樣,將“化及豚魚”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愛與善良在世間永遠綻放光芒。
化及豚魚-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