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
成語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
禍從口出成語解釋
- 災禍從口裏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典故出處
-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成語典故
- 在這樣禍從口出”之秋,給自己也辯護得周到一點罷。★魯迅《華蓋集續編·再來一次》
成語造句
- 他平時說話毫無顧忌,結果在一次重要場合說錯了話,這才明白什麼叫禍從口出。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名叫張三的大臣。張三爲人直率,心直口快,但有時候卻往往因爲說話不經過深思熟慮而惹來麻煩。
有一次,國王決定舉行一場盛大的慶典。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在慶典的宴會上,張三喝了一些酒,情緒有些高昂。當大家都在紛紛稱讚國王的英明神武時,張三卻突然大聲說道:“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以前的國王也舉辦過類似的慶典,而且更加盛大呢!”此言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恐地看着張三。國王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認爲張三這是在故意貶低他,拂了他的面子。
慶典結束後,國王立刻召見了張三,嚴厲地斥責他:“你怎麼能在衆人面前如此說話?你可知道你的言語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和爭議。”張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
不久之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張三的這次失言,在國王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狀,說張三對國王心懷不滿,有謀反之心。國王本來就對張三上次的話耿耿於懷,聽到這些謠言後,更是怒火中燒,他不顧其他大臣的求情,立刻下令將張三打入大牢。
張三在牢中懊悔不已,他想起了古書中記載的那些因爲言語不慎而惹來禍端的例子,後悔自己沒有吸取教訓。他意識到自己的一時口快,竟然給自己帶來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牢獄之災,張三最終被釋放出來,但他已不再是那個備受器重的大臣了。他明白了禍從口出的道理,從此說話變得謹慎小心,不再輕易發表沒有經過思考的言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言語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說話時一定要謹慎,要考慮到自己的話語可能帶來的後果。正如古人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因爲言語不慎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禍從口出-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