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

成語拼音

jí jí kě wēi

岌岌可危成語解釋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樣子。形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

典故出處

《孟子·萬章下》於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成語典故

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鼕鼕的響,其勢岌岌可危。★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成語造句

這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在狂風暴雨中搖晃着,似乎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其狀況岌岌可危。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名爲蔡國。蔡國的國君蔡侯平日裏行事頗爲驕縱,不懂得審時度勢,常常做出一些不恰當的決策,導致蔡國在各諸侯國中的地位逐漸變得岌岌可危。 當時,強大的楚國不斷擴張勢力,對周邊的諸侯國虎視眈眈。蔡侯卻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依舊我行我素。一次,蔡侯在與楚國的交往中,因爲言語上的冒犯,觸怒了楚國國君。楚國國君大怒,決定對蔡國發動戰爭。 楚國的軍隊如洪水猛獸般涌來,蔡國的士兵們雖然奮勇抵抗,但無奈實力懸殊太大。蔡國的城池一座接一座地淪陷,百姓們陷入了恐慌和苦難之中。蔡侯此時才如夢初醒,後悔自己當初的莽撞行爲。 蔡國的大臣們紛紛進言,勸說蔡侯趕緊向其他諸侯國求救。然而,由於蔡侯之前的所作所爲,其他諸侯國對蔡國也並無太多好感,大多處於觀望狀態。蔡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危急,彷彿隨時都可能覆滅。 在這緊要關頭,蔡侯的一位忠誠大臣站了出來。他不辭辛勞,奔波於各個諸侯國之間,苦苦哀求他們出兵相助。最終,經過不懈的努力,有幾個諸侯國被他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出兵援助蔡國。 在各國聯軍的共同抵抗下,楚國的進攻終於被暫時遏制住了。蔡國也得以喘息,慢慢恢復元氣。經過這次險些亡國的危機,蔡侯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爲,開始勵精圖治,努力改善與其他諸侯國的關係。 蔡國的命運在這場危機中可謂是岌岌可危,但通過大臣們的努力和各國的援助,它最終還是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也好,個人也罷,都不能驕傲自滿、肆意妄爲,否則就可能讓自己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只有保持謙遜、謹慎,善於審時度勢,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站穩腳跟,避免重蹈蔡國這樣岌岌可危的覆轍。

岌岌可危-成語圖片

岌岌可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