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施
成語拼音
- jí gōng hào shī
急公好施成語解釋
- 指熱心公益,樂於施捨。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總是心懷慈悲,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種急公好施的品質令人敬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人。他出身平凡,但心地善良,尤其以樂於助人而聞名。
李明生活的小鎮經常會遭遇一些困難和挑戰,比如天災導致糧食短缺,或者有人陷入困境需要幫助。每當這時,李明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他會拿出自己家中的糧食分發給那些飢餓的人們,會幫助貧困的家庭修補房屋,會照顧生病的老人和孩子。
有一次,小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許多人家都面臨着飢餓的威脅。李明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他不僅拿出了自己家裏所有的存糧,還四處奔走,呼籲其他富裕的人家也能貢獻出一些糧食來幫助大家度過難關。他的行爲感染了很多人,大家紛紛響應,最終讓小鎮上的人們都順利地度過了艱難時期。
又有一回,一位商人在小鎮上做生意時遭遇了騙子,被騙光了所有的錢財。商人陷入了絕境,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李明得知後,主動找到商人,不僅安慰他,還慷慨地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他重新開始。商人感激涕零,發誓一定要報答李明。
李明的善舉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稱讚,人們都對他敬佩不已。他的行爲就像那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的心。
後來,小鎮上的一位學者在提及李明時,用了“急公好施”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因爲李明總是那麼急切地想要爲公衆做好事,熱衷於幫助他人,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力量。正如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一樣,他們心懷天下,以幫助他人爲己任。這種急公好施的精神,也成爲了小鎮上的寶貴財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關愛他人,爲社會的和諧與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李明,也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楷模,他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久遠。
急公好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