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賢妒能
成語拼音
- jí xián dù néng
嫉賢妒能成語解釋
-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典故出處
-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三》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成語典故
- 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
成語造句
- 他在工作中從不積極進取,反而總是對那些表現出色的同事百般挑剔,這種行爲明顯是嫉賢妒能。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爲衛。衛國有一位大臣叫公孫忌,他雖有一定的才能,卻心胸狹隘,嫉賢妒能。
當時,衛國出現了一位年輕的才俊叫李賢。李賢聰明睿智,學富五車,無論是在治國理政還是在文學藝術方面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他的名聲漸漸傳開,得到了許多人的讚賞和認可。
公孫忌聽聞了李賢的名聲後,心中便生出了嫉妒之情。他擔心李賢會威脅到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權勢,於是開始處心積慮地想要陷害李賢。
一次,衛國國王準備派遣一位大臣去處理一件重要的外交事務,公孫忌知道這是一個打擊李賢的好機會。他在國王面前極力推薦李賢,表面上是誇讚李賢的才能,實則是想讓李賢陷入困境。國王聽信了公孫忌的話,便派遣李賢前往。
李賢不負衆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這卻讓公孫忌更加嫉恨。他又想出一計,編造了一些關於李賢的謠言,在朝中四處散播。這些謠言傳到國王耳中,國王開始對李賢產生了懷疑。
公孫忌見時機成熟,便進一步在國王面前進讒言,誣陷李賢有不軌之心。國王在沒有經過詳細調查的情況下,便輕信了公孫忌的話,對李賢進行了懲罰。
李賢深感冤屈,但卻無處申訴。他明白這一切都是公孫忌的嫉賢妒能所致,但無奈國王被矇蔽。
而公孫忌的行爲也引起了朝中一些有識之士的不滿,他們紛紛爲李賢鳴不平。然而,公孫忌卻依仗着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對這些反對的聲音置之不理。
後來,衛國因爲失去了李賢這樣的人才,在一些事務上處理得不盡人意。而公孫忌的嫉賢妒能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他的名聲變得越來越差。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在提及這段往事時,無不感慨公孫忌的狹隘與自私,他也成爲了嫉賢妒能的典型代表,被後世所批判。正如《史記》中所說:“妒人之能,幸人之失。”公孫忌的行爲正是這種醜陋心態的真實寫照,他的所作所爲不僅害了他人,也最終害了自己和他所效力的國家。我們應當以史爲鑑,摒棄這種嫉賢妒能的不良心態,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的才能與成就,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和諧、進步的社會環境。
嫉賢妒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