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溺己飢
成語拼音
- jǐ nì jǐ jī
己溺己飢成語解釋
- 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典故出處
-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成語典故
- 或己溺己飢,或獨清獨醒,隨其人之性情學問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清·賙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成語造句
- 爲官者應心懷百姓,時刻想着解決民生問題,要有己溺己飢的精神,不能只圖自身的安逸與利益。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經常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一年,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遭遇了嚴重的水災,洪水氾濫,淹沒了大片的土地和村莊,百姓們流離失所,生活陷入了極度的困境。
在這些受災的百姓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心地善良,看到鄉親們遭受如此苦難,心中悲痛不已。李明決定挺身而出,幫助這些受災的人們。
他四處奔走,組織大家一起抗洪救災,盡力營救被困的百姓。他不辭辛勞,日夜奮戰,自己卻常常顧不上喫飯和休息。在他的努力下,許多百姓被救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然而,水災過後,緊接着又是一場大旱。土地乾裂,莊稼枯萎,百姓們面臨着飢餓的威脅。李明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旱救災的行動中。他帶領大家尋找水源,挖井取水,努力緩解旱情。同時,他還積極組織糧食的調配和分發,確保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口飯喫。
在這個過程中,李明完全將自己與受災的百姓融爲一體。他感同身受地體會着他們的痛苦和困難,彷彿自己也在遭受着水災和旱災的折磨,就如同“己溺己飢”一般。他的行爲感動了許多人,大家紛紛效仿他,一起爲了度過難關而努力。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這個地區終於逐漸恢復了生機。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他們對李明充滿了感激之情。李明的事蹟也被廣爲傳頌,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正如《孟子·離婁下》中所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李明正是有着這樣一種偉大的情懷,將他人的苦難視爲自己的苦難,竭盡全力去幫助和拯救他們。他的精神激勵着後人,讓人們明白在面對困難和災難時,要有擔當,要有愛心,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去關心和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這種“己溺己飢”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它將永遠閃耀着光芒,指引着人們不斷前行,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己溺己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