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晷焚膏

成語拼音

jì guǐ fén gāo

繼晷焚膏成語解釋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典故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成語典故

青雲夢杳,且就學趨庭,繼晷焚膏。★明·邵璨《香囊記·慶壽》

成語造句

他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日夜勤奮努力,完全是一副不知疲倦的模樣,真可謂繼晷焚膏。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張華的年輕人。張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自幼就展現出了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非凡的聰慧。 張華深知要想在學問上有所成就,必須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於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牀,開始刻苦學習。夜晚,當其他人都進入夢鄉時,他依然點着油燈,繼續鑽研書籍。他就像不知疲倦的耕牛,默默地耕耘着知識的田野。 他常常廢寢忘食,爲了弄明白一個問題,可以一整天都沉浸在思考和研究中。無論是炎熱的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張華從未有過一絲懈怠。他的鄰居們看到他如此勤奮努力,都對他敬佩不已。 時光荏苒,張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的才華也漸漸展露出來。有一次,當地的官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學術比賽,張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在比賽中,他憑藉着紮實的知識功底和敏捷的思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從此,張華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向他請教問題。而張華也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依然保持着繼晷焚膏的學習態度,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問。他明白,學無止境,只有不斷進取,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 後來,張華被朝廷徵召,成爲了一名重要的官員。在爲官期間,他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貢獻。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後人們學習的榜樣。 張華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像他那樣繼晷焚膏地努力學習,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就如同古人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歷了艱苦的努力和不懈的奮鬥,才能迎來成功的曙光。我們應該以張華的精神爲激勵,在追求知識和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繼晷焚膏-成語圖片

繼晷焚膏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