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貧親老

成語拼音

jiā pín qīn lǎo

家貧親老成語解釋

家裏貧窮,父母年老。舊時指家境困難,又不能離開年老父母出外謀生。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外辛苦打拼,只爲能改善生活,讓家貧親老的狀況得到改善。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華的年輕人。李華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家中十分貧困。他的父母年紀漸長,身體也越來越虛弱,父親常年臥病在牀,母親則辛勤操持着家中僅有的那點事務。 李華雖然很努力地勞作,但日子依然過得緊緊巴巴。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和日益衰老的父母,他心中常常充滿了愧疚和無奈。他深知自己肩負着照顧父母的重任,然而現實的困境卻讓他感到力不從心。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位富有的商人。商人聽聞了李華的困境,對他說:“我可以給你提供一份工作,報酬很豐厚,但需要你離開村子去遠方做事。”李華聽了心中十分糾結,一方面他渴望改善家庭的狀況,另一方面他又放心不下家中貧病的父母。 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李華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這個機會。他對商人說道:“我雖家貧親老,但父母養育之恩未報,我怎能忍心在此時離開他們。我寧願守着他們,盡我所能照顧他們。”商人聽了,對李華的孝順深感敬佩,便決定幫助他。 商人給了李華一些錢財和物資,讓他能夠更好地照顧父母。李華感激涕零,他用這些錢請來了醫生爲父親治病,也讓母親不再那麼勞累。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華的努力和孝順終於得到了回報。父親的病情逐漸好轉,家裏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而李華的故事也在村子裏流傳開來,人們都稱讚他的孝道和品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面臨家貧親老的情況時,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就像《論語》中所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李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孝道,即使生活困苦,他也堅守在父母身邊,不離不棄。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許多仁人志士,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始終將父母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傳承和弘揚着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當今社會,我們也應該銘記家貧親老時的那份責任,關心父母,盡孝膝下,讓這份珍貴的親情得以延續和傳承。

家貧親老-成語圖片

家貧親老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