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慈悲
成語拼音
- jiǎ cí bēi
假慈悲成語解釋
- 慈悲慈善,憐憫。表面上裝出一付慈愛憐憫的樣子。
典故出處
- 毛澤東《論魯迅》他一點沒有假慈悲的僞君子的色彩。”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衆人面前對那個犯錯的人表示同情,實際上心懷鬼胎,不過是假慈悲罷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小鎮,鎮裏有一位富有的商人叫李華。李華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和善,總是對人笑臉相迎,還時常做一些施捨的舉動,讓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大好人。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陷入了困境。李華看到這個情況,便開始在鎮裏施捨粥飯,幫助那些飢餓的人們。大家對他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善良和慈悲。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細心的人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原來,李華在施捨的同時,暗中卻在收購小鎮上的土地。因爲旱災,很多百姓爲了生計不得不低價賣掉自己的土地,而李華趁機以極低的價格將這些土地收入囊中。
更過分的是,李華還故意拖延施捨的時間,讓百姓們更加依賴他的救助,從而在土地交易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當有人質疑他的行爲時,他總是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說自己只是在盡力幫助大家。
就這樣,李華利用大家對他的信任和感激,成功地獲取了大量的土地。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們,雖然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未來的生活卻變得更加艱難。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張華的書生回到了小鎮。張華曾經在外求學,見識廣博。他回到小鎮後,很快就察覺到了李華的真面目。張華決定揭露李華的假慈悲行爲,他四處奔走,向人們講述李華的所作所爲。
起初,很多人並不相信張華的話,畢竟他們一直認爲李華是個好人。但是隨着張華不斷地提供證據和解釋,人們開始逐漸覺醒。他們意識到自己被李華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他所謂的慈悲不過是爲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憤怒的百姓們紛紛找到李華,要求他歸還土地。李華見事情敗露,再也無法維持他僞善的形象,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小鎮。而百姓們也從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訓,明白了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輕易被那些假慈悲的人所欺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看似善良慈悲,但實際上可能心懷叵測。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不要被虛假的表象所迷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正如古人云:“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要學會分辨真假,不被那些假慈悲的行爲所矇蔽。
假慈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