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就計

成語拼音

jiāng jì jiù jì

將計就計成語解釋

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

典故出處

元·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履》第三折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成語典故

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將計就計而行。★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成語造句

他看出了對方的陰謀,決定不動聲色,將計就計,給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的反擊。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足智多謀的將軍叫李明。當時,鄰國對他們虎視眈眈,一直想要找機會侵犯邊境。 有一天,鄰國的將領想出了一個計謀。他們故意放出消息,說在邊境的某個地方藏有大量的財寶,想要引李明上鉤。李明得知這個消息後,並沒有馬上行動,而是仔細地分析和思考。他知道這很可能是鄰國的一個圈套,但他也決定將計就計。 李明挑選了一支精銳的部隊,裝作被財寶吸引的樣子,向那個所謂的藏寶地進發。鄰國的軍隊以爲他們的計謀得逞了,滿心歡喜地準備伏擊。然而,李明早就料到了這一切。當他們進入了鄰國設下的陷阱時,李明迅速指揮部隊改變陣型,來了一個反包圍。 原來,李明早就通過偵查得知了鄰國軍隊的埋伏地點,他故意裝作中計,就是爲了讓鄰國放鬆警惕。現在,形勢瞬間逆轉,鄰國的軍隊陷入了困境。他們沒想到李明會將計就計,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李明帶領着他的部隊奮勇作戰,利用地形和戰術優勢,給鄰國軍隊造成了重大的打擊。鄰國軍隊見大勢已去,只能倉促撤退。 這場戰役的勝利,讓李明聲名遠揚。他的智慧和勇氣得到了大家的讚賞和欽佩。他巧妙地運用將計就計的策略,不僅成功地挫敗了鄰國的陰謀,還爲自己的國家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在歷史上,這樣將計就計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就多次運用將計就計的策略,應對敵人的各種計謀。將計就計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把握主動,取得勝利。 李明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善於分析和思考,尋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有時候,看似危險的局面,可能隱藏着轉機,只要我們能夠巧妙地利用,就可以化險爲夷,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就像李明一樣,通過將計就計,不僅化解了危機,還爲國家贏得了榮耀和尊嚴。

將計就計-成語圖片

將計就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