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時慢物

成語拼音

jiǎo shí màn wù

矯時慢物成語解釋

矯時矯正時俗。慢,傲慢。指對現實不滿,態度傲慢。

典故出處

《後漢書·彌衡傳》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

成語典故

青年才子難免矯時慢物,多經磨練之後將會成爲棟樑之材的。

成語造句

他這種自視甚高的態度,常常讓人覺得難以接近,彷彿總是在矯時慢物。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名叫禰衡的人。禰衡自幼聰慧過人,有着極高的才華和辯才,但他的性格卻十分孤傲和怪異。 禰衡一開始遊歷到許都,當時許都人才濟濟。有人建議禰衡與陳羣、司馬朗結交,禰衡卻不屑地說:“我怎麼能和殺豬賣酒的人交往呢!”又有人提到荀彧和趙融,禰衡更是輕蔑地表示:“荀彧不過是個長得好看的花瓶,趙融就只知道喫。”禰衡這種對他人傲慢輕視的態度,讓很多人對他頗有微詞。 後來,禰衡被曹操召見。曹操本以爲禰衡會對他恭敬有加,沒想到禰衡卻在衆人面前對曹操毫不客氣,甚至當衆辱罵曹操。曹操雖然心中惱怒,但又不想落得個不能容人的名聲,便沒有直接處死禰衡,而是想辦法羞辱他。曹操讓禰衡去當鼓吏,禰衡倒也不推辭,在擊鼓時故意赤身裸體,以此來嘲諷曹操。曹操見狀,更加氣憤,但還是忍了下來。 禰衡的行爲引起了衆人的不滿,大家都覺得他實在是過於矯時慢物。他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尊嚴。 後來,禰衡又輾轉到了荊州,去拜見劉表。起初,劉表很欣賞禰衡的才華,對他也很客氣。但時間一長,禰衡的傲慢本性又暴露出來,對劉表也開始不尊重,多次在公開場合讓劉表難堪。劉表終於忍無可忍,也不想直接殺了禰衡而惹來麻煩,於是把禰衡送到了江夏太守黃祖那裏。 黃祖是個性格暴躁的人,禰衡到了江夏後,依然我行我素,對黃祖毫不收斂。有一次,在宴會上,禰衡又當衆辱罵黃祖,黃祖一怒之下,當場將禰衡處死。就這樣,禰衡因爲他那矯時慢物的性格,最終丟了自己的性命。 禰衡的故事在歷史上被人們津津樂道,他的才華固然令人欽佩,但他的性格缺陷也讓人嘆息。他的矯時慢物,不僅讓自己處處樹敵,也讓自己陷入了困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即使有才華和能力,也不能過於自負和傲慢,要懂得尊重他人,保持謙遜的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成就一番事業。不然,就有可能像禰衡一樣,因爲自己的性格而導致悲慘的結局。

矯時慢物-成語圖片

矯時慢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