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悔無及

成語拼音

jiē huǐ wú jí

嗟悔無及成語解釋

嗟嘆息。嘆息和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典故出處

《尚書·盤庚上》汝悔身何及。”

成語典故

否則,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毛澤東《爲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成語造句

他當初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如今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真是嗟悔無及。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衛國。衛國有一位官員名叫李昊,他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言善辯,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很快就爬到了很高的位置。 然而,隨着權力的增長,李昊逐漸迷失了自我。他開始變得貪婪和自私,利用自己的職權爲自己謀取私利,並且對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的人進行打壓和排擠。他的種種惡行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和怨恨,但由於他的權勢很大,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李昊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舉了他的種種罪行,並警告他如果再不悔改,將會遭到報應。李昊看了信後,不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爲,反而大發雷霆,他下令徹查寫信的人,並且揚言要嚴懲不貸。 就在李昊忙着追查匿名信的作者時,衛國的局勢發生了變化。由於長期的政治腐敗和社會動盪,衛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起義軍迅速佔領了衛國的大片領土,並且直逼衛國的都城。李昊驚恐萬分,他意識到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 在這危急關頭,李昊想起了那封匿名信,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爲。他意識到自己的貪婪和自私已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如果他能早點悔改,也許就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現在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命運的審判。 最終,起義軍攻破了衛國的都城,李昊也被起義軍抓獲。他被帶到了廣場上,接受人民的審判。在審判過程中,李昊痛哭流涕,對自己的罪行表示深深的懺悔。然而,他的懺悔已經無法挽回他所犯下的過錯。最終,李昊被判處死刑,他在臨死前長嘆一聲:“我真是後悔莫及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就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而一旦犯下錯誤,再想悔改往往就已經來不及了。正如成語“嗟悔無及”所表達的那樣,等到後悔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去彌補了。我們應該以史爲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爲,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感的人,以免重蹈李昊的覆轍。同時,我們也應該對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的人保持尊重和敬意,因爲他們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避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長遠。

嗟悔無及-成語圖片

嗟悔無及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