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慈幼

成語拼音

jìng lǎo cí yòu

敬老慈幼成語解釋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典故出處

《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成語典故

臣聞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鰥寡孤獨,時時矜恤。★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五回

成語造句

在這個社區裏,人們相處融洽,大家都自覺踐行着關愛他人的原則,比如主動幫助老人過馬路,照顧年幼的孩子,真正做到了敬老慈幼。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桃源村的地方。村子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名叫李伯。 李伯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心地善良,尤其關愛村裏的孩子們。他常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傳授他們知識和道理。有一次,村裏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生了重病,家裏卻無錢醫治。李伯得知後,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這個孩子治好了病。 不僅如此,李伯還非常尊敬村裏的其他老人。他時常去探望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陪他們聊天解悶,爲他們排憂解難。有一回,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路上,李伯正好路過,他急忙上前將老人扶起,關切地詢問他是否受傷,並親自將老人送回家中。 村裏的人們都被李伯的行爲所感動,大家紛紛效仿他,尊老愛幼的風氣在桃源村日益濃厚。孩子們尊敬長輩,長輩們關愛孩子,整個村子充滿了和諧與溫暖。 時光荏苒,桃源村的敬老慈幼之風一直延續了下來。後來,這個村子出了一位有識之士,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仕途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裏,都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和那裏的人們。 他常常想起李伯的言傳身教,想起桃源村敬老慈幼的傳統。於是,他決定回到家鄉,爲村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捐出了大量的錢財,爲村裏修建了學校和養老院,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讓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桃源村,紛紛爲村裏的發展貢獻力量。桃源村變得越來越繁榮昌盛,敬老慈幼的傳統也更加深入人心。 正如《禮記·禮運》中所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李伯和桃源村的人們用他們的行動詮釋了敬老慈幼這一美好品德的真諦,他們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流傳千古。他們的行爲不僅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意義和價值,也爲整個社會樹立了榜樣,讓更多的人懂得了關愛老人和孩子的重要性,讓敬老慈幼的美德在世間不斷傳承和發揚。

敬老慈幼-成語圖片

敬老慈幼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