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由自取

成語拼音

jiù yóu zì qǔ

咎由自取成語解釋

咎災禍。災禍或罪過是自己招來的。指自作自受。

典故出處

《三國志·劉封等傳評》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成語典故

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

成語造句

他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的大臣名叫伯嚭。伯嚭原本是楚國的貴族,但因一些變故,他逃離楚國來到了吳國。 當時吳國的國君闔閭,正雄心勃勃地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伯嚭憑藉着自己的巧言令色和一些手段,很快取得了闔閭的信任,在吳國站穩了腳跟。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伯嚭的貪婪和自私本性逐漸暴露出來。他利用自己的職位之便,大肆搜刮財富,中飽私囊。同時,他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挑撥離間吳國的君臣關係,使得吳國的朝堂陷入混亂。 在對外事務上,伯嚭常常出於個人私利而做出錯誤的決策。他爲了獲取更多的財富和權力,竟然鼓動吳國去攻打一些本不該攻打的國家,給吳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 闔閭去世後,夫差繼位。伯嚭繼續在吳國爲非作歹,他不斷地阿諛奉承夫差,讓夫差沉迷於享樂和虛榮之中,而忽略了國家的安危。 終於,吳國因爲伯嚭一系列錯誤的決策和行爲,國力日漸衰落。而一直對吳國虎視眈眈的越國,趁機發動了進攻。 在越國的強大攻勢下,吳國節節敗退,最終走向了滅亡。而伯嚭這個罪魁禍首,也落得了個被人唾棄的下場。 伯嚭的結局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貪婪、自私和短視,讓他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正應了那句“咎由自取”,他的種種惡行最終導致了自己悲慘的命運,也讓吳國遭受了滅頂之災。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伯嚭的故事也成爲了一個深刻的教訓,警示着後人要引以爲戒,不要重蹈覆轍。只有秉持着正義、善良和智慧,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立足,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

咎由自取-成語圖片

咎由自取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