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仗義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zhàng yì

慷慨仗義成語解釋

仗義講義氣。爲了講情誼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嗇地幫助別人。

典故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這樣慷慨仗義的事,我心裏喜歡,只是也要看來說話的是個什麼樣的人。”

成語典故

黃兄慷慨仗義,弟雖力薄,亦可少助之。★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九回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對待朋友真誠,每當朋友遇到困難,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般慷慨仗義的行爲令人稱讚。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 張華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上常常發生各種不公平的事情。他生性善良,爲人正直,對那些遭受苦難的人總是充滿了同情。 有一次,張華所在的城鎮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們顆粒無收,生活陷入了極度的困境。許多人家中無米下鍋,甚至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張華看到這一切,心中十分悲痛。他毅然決然地拿出自己家中的大部分糧食和錢財,分發給那些受災的百姓,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周圍的人都對他的義舉讚不絕口。 還有一次,一個無辜的人被冤枉入獄,面臨着不公正的審判。張華得知後,四處奔走,收集證據,爲這個人申冤。他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那些權貴進行抗爭。最終,在他的努力下,真相大白,那個人被無罪釋放。張華的行爲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華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他的慷慨仗義之舉傳遍了四方,許多人在遇到困難時都會想到向他求助。而張華也從來沒有讓大家失望過,總是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 有一天,鄰國入侵張華所在的國家,戰火迅速蔓延。張華毫不猶豫地投身到了保家衛國的戰鬥中。他帶領着一羣志同道合的人,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戰場上,張華表現得無比英勇,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勇殺敵。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張華他們終於成功地擊退了敵人,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張華也因爲他的英勇表現和慷慨仗義的精神,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張華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爲了一個流傳千古的佳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慷慨仗義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他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讓人們明白在面對困難和不公平時,應該勇敢地站出來,伸出援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正如古人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張華正是這樣一個心懷正義、慷慨仗義的人,他的事蹟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和傳頌。

慷慨仗義-成語圖片

慷慨仗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