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頭禮拜
成語拼音
- kē tóu lǐ bài
磕頭禮拜成語解釋
- 磕頭舊時禮節,跪在地上頭碰地。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禮。恭敬地跪在地上叩頭行禮。
典故出處
- 清·李觀海《歧路燈》第十三回乜寧禮再三央人,磕頭禮拜,他舅恨極,發誓再不上他的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座古老的寺廟中,每逢重大節日,信徒們都懷着虔誠之心對佛像磕頭禮拜。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小李的年輕人,他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小李家境貧寒,但他卻有着一顆虔誠的心。
一天,小李聽說在遙遠的山上有一座寺廟,寺廟裏供奉着一尊非常靈驗的佛像。小李心想,如果他能前去朝拜這尊佛像,也許能得到神靈的庇佑,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於是,他毅然決定踏上前往寺廟的路途。
一路上,小李歷經艱辛,風餐露宿,但他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終於,他來到了寺廟前。當他看到那莊嚴的寺廟和高大的佛像時,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
小李恭恭敬敬地走進寺廟,然後在佛像前跪下,開始磕頭禮拜。他的動作十分虔誠,每一次磕頭都充滿了誠意。他一邊磕頭,一邊默默地向佛像訴說着自己的心願,祈求神靈的幫助。
在寺廟裏,小李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看到小李如此虔誠,便對他說:“年輕人,你的虔誠令人感動。但磕頭禮拜只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善良和正直的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神靈的庇佑。”小李聽了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從那以後,小李不僅繼續保持着對神靈的敬畏和虔誠,更是努力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儘自己所能去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小李的生活逐漸發生了改變。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家境也慢慢變得好了起來。小李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當初的磕頭禮拜和之後的善良正直。
正如《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貴霜王使使奉獻,因請質子,願效珍奇異物,及佛教經律,帝加答報,錫以金印紫綬。”雖然說的是國家之間的交往,但其中所體現出的尊重與虔誠,和小李對佛像的磕頭禮拜是相通的。小李通過自己的行動,展現了對信仰的執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小李一樣,保持一顆虔誠的心。無論是對信仰、對人還是對事物,都應該用真誠和敬畏去對待。同時,我們也要明白,磕頭禮拜等外在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善良和正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穩健,收穫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磕頭禮拜-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