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古未聞
成語拼音
- kuàng gǔ wèi wéi
曠古未聞成語解釋
- 曠古自古以來。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
典故出處
- 《詩經·周頌·敬之》孔穎達疏人臣而代天子,曠世也所罕聞。”
成語典故
- 吳江闕大尹接得南陽衛文書,拆開看時,深以爲奇。此事曠古未聞。★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成語造句
-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發生了一件奇事,其怪異程度可謂曠古未聞。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名叫殷商的王朝。在這個王朝的晚期,政治逐漸腐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當時,有一位大臣名叫比干。他爲人正直,一心爲國,看到國家的種種亂象,心急如焚。比干多次向當時的君王進諫,希望他能迷途知返,重振朝綱。然而,君王卻沉迷於酒色,對他的忠言完全聽不進去。
有一次,比干又在朝堂上直言進諫,痛斥君王的種種過錯和弊端。君王聽後大怒,他對比干說:“你爲何總是如此咄咄逼人,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來表達你的意見嗎?”比干回答道:“臣一心爲國,只希望國家能夠繁榮昌盛,並非有意冒犯大王。”
君王卻冷笑一聲,說:“人人都說你是忠臣,我看也不過如此。你所說的這些,都是些陳詞濫調,我早已聽膩了。”比干聽後,悲憤交加,他說:“大王,臣所言句句屬實,若大王不聽臣的勸告,國家必將陷入危機。”
然而,君王卻根本不理會比干的話,反而下令將比干關押起來。在獄中,比干依然沒有放棄,他繼續思考着如何拯救國家。
最終,君王竟然下令將比干處死。這個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人們都爲比干的遭遇感到悲痛和憤慨,同時也對君王的昏庸無道感到絕望。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比干這樣直言進諫卻慘遭殺害的忠臣並不多見,這種情況可謂曠古未聞。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不衰,成爲了後世人們敬仰的楷模。他的精神也激勵着無數的仁人志士,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儘管殷商王朝早已成爲歷史的塵埃,但比干的故事卻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誠和正義的力量,讓後人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能夠從中汲取勇氣和智慧。而“曠古未聞”這個成語,也時刻提醒着人們,要珍惜那些爲了正義和真理而奮鬥的人們,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曠古未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