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見一斑
成語拼音
- kuī jiàn yī bān
窺見一斑成語解釋
- 指只瞭解一二。
典故出處
- 《高子遺書·會語九八》一向不知陽明、象山學問來歷,前在舟中似窺見其一斑。”
成語典故
- 明代吳中山歌的風靡流佈,還可以從明代小說中的描寫窺見一斑。★關德棟《序》
成語造句
- 從他處理這件小事的方式,就能想象他在面對重大挑戰時的態度,讓我們對他的能力窺見一斑。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叫楚國。楚國的君主楚莊王即位之初,三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大臣們都十分憂慮。
有一位忠臣名叫伍舉,他決定冒死進諫。一天,伍舉來到王宮,對正在玩樂的楚莊王說:“大王,臣有一個謎語,想請大王猜一猜。”楚莊王饒有興趣地讓他說。伍舉說:“楚國的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異常華麗,但它三年不飛,三年不鳴,請問這是什麼鳥?”楚莊王聽後,沉思片刻,然後笑着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伍舉明白楚莊王心中自有打算,便退下了。
其實,楚莊王並非真正的昏庸無道,他是在暗中觀察朝中大臣的忠奸善惡,等待時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對朝中的局勢有了更清楚的瞭解。於是,他開始整頓朝政,罷免了一些奸臣,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忠臣。
在楚莊王的勵精圖治下,楚國日益強大。他帶領楚國軍隊南征北戰,不斷擴大楚國的領土,使楚國成爲春秋時期的強國之一。
從楚莊王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真實情況,不能僅僅從表面現象去判斷。有時候,表面上的不作爲或沉寂,可能是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我們在看待事物時,不能只看局部或片面,而要全面、深入地去了解,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質。就像楚莊王,雖然開始的三年看似不理朝政,但實際上他有着更爲深遠的謀劃和打算。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人可能看起來默默無聞,但實際上他們在暗自努力,等待着機會一展身手。而我們不能僅憑一時的表象就對他們下結論,而應該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同時,我們自己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也不要急於求成,有時候短暫的沉寂和思考,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積蓄力量,從而在合適的時機實現自己的目標,一飛沖天,一鳴驚人。讓我們學會從細微之處去窺見事物的本質,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和判斷。
窺見一斑-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