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好施
成語拼音
- lè shàn hào shī
樂善好施成語解釋
- 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典故出處
- 《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成語典故
- 宋湜懿文多識,名動人主,至與李沅同命。雖去沅遠甚,然樂善好施,士類歸之,亦可尚也。★《宋史·陳彭年傳論》
成語造句
- 他在村裏口碑極好,經常幫助貧困家庭,人們都說他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好人。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鎮,鎮裏有一位名叫李華的富人。李華雖擁有萬貫家財,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善良和慈悲。
李華從小就目睹了許多貧困人家的艱難生活,他深知生活的不易。隨着年齡的增長,他開始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他會給貧困的家庭送去糧食和衣物,讓他們能夠度過寒冬;他會資助那些貧困的學子,讓他們有機會去追求知識和夢想。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許多百姓面臨着飢餓的威脅。李華毫不猶豫地打開自家的糧倉,免費爲百姓發放糧食。他還組織人力挖井取水,緩解了人們的用水困難。在他的幫助下,小鎮的百姓們度過了這場艱難的旱災。
又有一次,鎮裏的一座橋因爲年久失修而倒塌,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李華聽聞後,立即出資僱傭工匠,重建了那座橋。從此,人們又可以安全地在橋上通行。
李華的善舉傳遍了整個小鎮,人們對他充滿了感激和敬意。大家都稱讚他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好人。而李華並不在意這些讚譽,他只是覺得自己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像李華這樣樂善好施的人物。比如陶朱公范蠡,他在助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後,功成身退,三次經商成鉅富,又三散家財。他的這種行爲體現了他對財富的豁達態度和對他人的關愛。還有北宋時期的范仲淹,他一生樂善好施,設立義莊,幫助貧困的族人,並且熱心於公益事業。
樂善好施不僅能夠幫助他人,也能給自己帶來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就像李華一樣,他的善舉讓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愛戴,也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像李華一樣,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比如給乞丐一些零錢,幫助老人過馬路,或者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但這些小小的善舉卻可能給他人帶來巨大的溫暖和希望。
讓我們都懷着一顆善良的心,成爲樂善好施的人,讓這個世界因爲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樂善好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