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兵粟馬
成語拼音
- lì bīng sù mǎ
歷兵粟馬成語解釋
- 磨快兵器餵飽馬。指準備作戰。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戰爭即將來臨,各方勢力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着,有的擴充軍備,有的囤積糧草,簡直就是在歷兵粟馬。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局勢動盪不安。周邊的敵國虎視眈眈,時常侵犯邊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國王深覺危機重重,爲了保衛國家和人民,他決定採取行動。他召集了國內的大臣和將領們,商議應對之策。其中一位智慧的大臣進言:“陛下,如今形勢緊迫,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要積極訓練士兵,讓他們成爲精銳之師,同時也要儲備足夠的糧草,以應對可能的長期戰爭。”國王深以爲然,於是下達了命令,全國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備戰工作。
士兵們日夜操練,他們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提升自己的戰鬥技能。將領們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地指導着士兵們的每一個動作。而在後方,百姓們也積極響應號召,努力種植莊稼,收穫糧食,將多餘的糧食儲存起來,爲軍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國家的軍隊變得日益強大,糧草也儲備得十分充足。當敵國再次來襲時,國王親自率領着這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糧草充足的軍隊出征迎敵。在戰場上,士兵們奮勇殺敵,憑藉着高超的戰鬥技巧和頑強的鬥志,一次次擊敗了敵人的進攻。
最終,敵國被擊退,國家的邊境重新恢復了平靜。百姓們歡呼雀躍,對國王和軍隊充滿了感激之情。而這次勝利,也讓這個國家在周邊國家中樹立了威望。
這段歷史成爲了這個國家的一段佳話,人們用“歷兵粟馬”來形容爲了應對戰爭或重大挑戰,積極進行軍事訓練和物資儲備的行爲。這個成語也提醒着後人,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從容不迫,取得勝利。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只有像這個國家一樣,注重軍事和物資的雙重準備,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立足,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歷兵粟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