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可考

成語拼音

lì lì kě kǎo

歷歷可考成語解釋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據所在。

典故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卜子夏爲修文郎,郭璞爲水仙伯,陶弘景爲蓬萊都水監,李長吉召撰白玉樓記,皆歷歷可考,不能盡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所講述的那段歷史,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深入研究,全部歷歷可考。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鄭國的諸侯國。鄭國的朝堂上,有一位忠誠勤勉的大臣名叫公孫僑。 公孫僑對待政務極其認真,每一件事情他都要仔細地調查研究,務必做到事事都有清晰的脈絡和依據,他所做的每一項決策和處理的每一個事務都彷彿被詳細地記錄下來一般,條理分明,歷歷可考。 有一次,鄭國與鄰國發生了邊界糾紛。對方聲稱對鄭國的一片土地擁有主權,並且拿出了一些模棱兩可的證據。鄭國的其他大臣們有的主張退讓求和,有的則態度強硬但卻拿不出有力的反駁證據。而公孫僑卻不慌不忙,他親自帶人前往邊界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檔案,尋找關於這片土地歸屬的真實記載。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和嚴謹的考證,終於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證明這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鄭國的領土。 在面對國內的治理時,公孫僑同樣如此。他制定政策法規時,必定會參考以往的成功案例和經驗教訓,確保新的政策有根有據,能夠切實可行。他會仔細研究歷史上相似情況下的處理方法,從中汲取智慧和靈感。他的治理使得鄭國在一段時期內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公孫僑的這種行事風格也影響了他身邊的人。他的下屬們紛紛效仿他,對待工作也變得更加嚴謹和負責。整個朝堂形成了一種求真務實、注重證據和依據的良好氛圍。 隨着時間的推移,公孫僑的事蹟被人們傳頌開來。其他諸侯國的人們也對他的這種認真負責、事事歷歷可考的態度讚賞有加。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爲了當時衆多大臣們學習的榜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公孫僑雖然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的這種精神卻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後人的道路。在後世的記載中,他的事蹟被詳細地記錄下來,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彷彿就發生在人們眼前,歷歷可考。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嚴謹的態度和追根究底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取得真正的成功。而這種對事實和真相的執着追求,也將永遠被銘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成爲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歷歷可考-成語圖片

歷歷可考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