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兵秣馬

成語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勵兵秣馬成語解釋

指磨好刀槍,餵飽戰馬,準備戰鬥。

典故出處

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

成語典故

鎮臣劉雲佐與臣言,願勵兵秣馬與敵馳角。★明·陳子龍《通敵·權宜疏》

成語造句

戰爭前夕,各方勢力都在暗中準備,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不少勢力都在勵兵秣馬,妄圖在大戰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面臨着嚴峻的局勢。周圍的強國對其虎視眈眈,邊境時常遭到騷擾和侵犯。 這個國家的國王深知必須要採取行動來保衛國家和人民。於是,他決定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準備。國王召集了國內最優秀的將領和謀士,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將領們紛紛獻策,其中一位資深的將軍提出了“勵兵秣馬”的策略。他向國王進言道:“陛下,如今我們首要之務便是激勵士兵們的士氣,讓他們充滿鬥志;同時要精心餵養和訓練戰馬,使它們強壯而敏捷。只有做到勵兵秣馬,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佔據優勢。” 國王深以爲然,立刻下令實施這一策略。士兵們開始了艱苦的訓練,他們日夜操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戰鬥技能和體能。同時,後勤部門也全力以赴地爲戰馬提供最好的飼料和護理,確保戰馬處於最佳狀態。 爲了激勵士兵們的士氣,國王親自到兵營視察,對錶現出色的士兵給予豐厚的獎勵和表彰。他還講述了歷史上那些英勇作戰、保衛國家的英雄事蹟,讓士兵們明白他們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經過一段時間的勵兵秣馬,這個國家的軍隊煥然一新。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戰馬也膘肥體壯。 終於,敵國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然而,這一次,這個國家的軍隊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士兵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奮勇殺敵,他們的戰馬如旋風般衝向敵人。 在激烈的戰鬥中,這個國家的軍隊憑藉着之前的勵兵秣馬,逐漸取得了優勢。最終,他們成功擊退了敵國的入侵,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寧。 這場勝利讓國王和人民深刻認識到了勵兵秣馬的重要性。從此以後,這個國家一直保持着對軍事的高度重視,不斷勵兵秣馬,時刻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正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所記載的:“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從容應對,取得成功。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需要有這種勵兵秣馬的精神和行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勵兵秣馬-成語圖片

勵兵秣馬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