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後疏前
成語拼音
- liǎn hòu shū qián
斂後疏前成語解釋
- 指列陣周密則牢固,前鋒隊形疏朗則利於戰鬥◇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列陣原則概括成斂後疏前”四字。
典故出處
- 語出《司馬法·定爵》凡陳,行惟疏,戰則密。”《尉繚子·兵令上》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
成語典故
- 若舍舟楫,即平原,斂後疏前,則江淮之所短;棄車馬,遊飛浪,乘流馳逐,非中國之所長。★《魏書·李苗傳》
成語造句
- 在處理問題時,我們要全面考慮,不能像某些人那樣,只關注眼前利益,斂後疏前,最終導致更大的損失。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某個朝代,有一位大臣名爲張允。張允身處官場,卻心思狹隘,常常爲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
當時,國家面臨着諸多挑戰和困境。一方面,外有強敵環伺,隨時可能入侵;另一方面,國內民生凋敝,急需改革和發展。然而,張允卻並未將心思放在這些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上。
他在處理政務時,總是優先考慮那些能爲自己帶來直接利益的事情,對於長遠的規劃和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的舉措,他卻故意忽視,甚至暗中阻撓。他在官場中不斷地拉攏關係,排擠那些真正有才能、有抱負的官員,使得朝堂之上烏煙瘴氣。
張允的這種行爲就如同在建造一座大廈時,只注重表面的華麗裝飾,而忽略了根基的穩固。他把精力都放在了那些能在短期內讓他獲得好處的事情上,卻對真正重要的、關乎國家未來的事務後置不理。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問題愈發嚴重。外敵看準時機,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而國內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理和發展,根本無力抵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怨聲載道。
最終,國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而張允,也因爲他的自私和短視行爲,遭到了衆人的唾棄和批判。
這個故事生動地詮釋了“斂後疏前”這個成語的含義。張允只關注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對後面更爲重要的事情卻疏於理會,最終導致了不可挽回的後果。這也提醒着我們,在面對人生的種種選擇和決策時,不能目光短淺,只看眼前利益,而應該有長遠的眼光和廣闊的胸懷,全面地考慮問題,權衡利弊,這樣才能避免因一時的疏忽和短視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應當以史爲鑑,深刻領悟其中的道理,努力讓自己的行爲更加明智和正確。
斂後疏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