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蜂剔蠍

成語拼音

liáo fēng tì xiē

撩蜂剔蠍成語解釋

比喻招惹惡人,自討苦喫。

典故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我本待聲張起來,卻怕他沒人做主,惡了西門慶,卻不是去撩蜂剔蠍?”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行事總是魯莽衝動,不考慮後果,就像個無頭蒼蠅般到處亂闖,結果這次不小心招惹了一個厲害的角色,真是撩蜂剔蠍,自找麻煩。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三的年輕人。李三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總喜歡惹是生非。 一天,李三在街頭閒逛,看到了一個賣藝的班子正在表演。其中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李三心中起了邪念,便上前去調戲那女子。賣藝班子的人自然不願意,雙方發生了爭執。李三仗着自己身強力壯,對賣藝的人毫不留情地拳打腳踢。 然而,這個賣藝班子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之中有一位武藝高強的師傅,看到自己的徒弟和女兒受欺負,頓時怒不可遏。他挺身而出,與李三展開了搏鬥。李三雖然蠻橫,但終究不是這位師傅的對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李三並沒有因此而悔改,他心中充滿了怨恨,決定要報復賣藝班子。他開始四處散播謠言,污衊賣藝班子的人是騙子、強盜。這給賣藝班子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損失。 賣藝班子知道是李三在搗鬼,但他們不想與這種無賴糾纏不休,便決定離開這個小鎮,另尋生計。李三得知他們要走,更加肆無忌憚,竟然在他們離開的路上埋伏,想要再次羞辱他們。 就在這時,一位路過的俠客看到了這一幕。俠客深知李三的所作所爲是多麼的可惡,他決定出手相助賣藝班子。俠客與李三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成功地將李三制服。 李三此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愚蠢和危險。他就像是那撩蜂剔蠍之人,無端地招惹是非,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麻煩。 這件事情在小鎮上傳開了,人們都對李三的行爲表示唾棄。而那位俠客的義舉也受到了人們的讚揚。從此,李三改過自新,再也不敢胡作非爲了。而這個小鎮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和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像李三那樣撩蜂剔蠍,無事生非。我們應該尊重他人,與人爲善,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時,當我們看到他人遇到困難或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也應該像那位俠客一樣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維護正義和公平。正如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撩蜂剔蠍-成語圖片

撩蜂剔蠍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