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爐竈
成語拼音
- lìng qǐ lú zào
另起爐竈成語解釋
- 另外重支爐竈。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典故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糞莫辨,這才‘另起爐竈’。”
成語典故
- 第二師範解散,要另起爐竈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職員。★梁斌《紅旗譜》五十
成語造句
- 他在事業遭受挫折後,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果斷決定另起爐竈,重新開始。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經歷了長期的動盪和戰亂。新國王登基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決心進行徹底的改革。
之前的國家制度和政策存在着諸多弊端,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發展。於是,新國王決定另起爐竈,拋棄那些陳舊的、不合時宜的東西。他召集了一批有識之士,共同商議制定新的策略和規劃。
他們仔細研究歷史典籍,借鑑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開始逐步推行一系列新的舉措。首先,在政治上,對官僚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清除了那些貪污腐敗、無能的官員,選拔了一批清正廉潔、有才能的人來擔任重要職務。其次,在經濟上,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促進商業貿易的繁榮。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那些習慣於舊制度的貴族和既得利益者們,對新國王的改革措施極爲不滿,他們暗中勾結,試圖破壞新的政策。但新國王毫不退縮,堅定地推行自己的計劃。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家逐漸呈現出了新的氣象。農業豐收,商業繁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新國王的另起爐竈之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國家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當面臨困境或陳舊的體系無法適應發展時,我們要有勇氣另起爐竈,敢於打破常規,去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變革一樣,只有勇於突破,才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正如商鞅變法爲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這些都是另起爐竈精神的體現,也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
另起爐竈-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