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甕沃焦釜

成語拼音

lòu wēng wò jiāo fǔ

漏甕沃焦釜成語解釋

用漏甕裏的餘水倒在燒焦的鍋裏。比喻情勢危急,亟待挽救。

典故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趙之務,宜若奉甕沃焦釜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災難面前,大家齊心協力地救援,這種積極的行動無異於漏甕沃焦釜,帶來了一線生機。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小村落,村民們過着簡單而寧靜的生活。 村子裏有一位姓李的老人,他非常勤勞,家中有一口大甕,用來儲存糧食。有一天,李老人發現大甕底部有一個小小的漏洞,但是他並沒有太在意,覺得只是一個小問題,暫時不會有太大影響。 與此同時,村子不遠處有一個鐵匠鋪,鐵匠每天都在努力地打造各種農具和武器。鐵匠鋪裏有一口巨大的焦釜,這是用來加熱鐵塊的重要工具。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口焦釜由於長期的高溫使用,釜底逐漸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裂縫。 李老人依舊每日忙碌着自己的農活,那口有漏洞的甕也依舊在使用着。而鐵匠也沒有察覺到焦釜的問題,依舊照常工作。 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甕裏的糧食因爲漏洞在慢慢減少,而焦釜的裂縫也在逐漸擴大。終於有一天,當李老人準備取出甕裏的糧食時,發現糧食已經所剩無幾,他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就在同一天,鐵匠在加熱鐵塊時,焦釜的裂縫突然擴大,整個焦釜瞬間破裂,滾燙的鐵塊和炭火散落一地,差點引發火災。 這個時候,村裏的一位智者路過,他看到了李老人的困境和鐵匠鋪的混亂,不禁感嘆道:“這就如同漏甕沃焦釜啊,小問題不及時處理,最終都會釀成大禍。” 他引用了歷史上的一些事例來給大家講解,比如在古代的一個朝代,官員們對於一些小的貪污腐敗現象沒有及時整治,最終導致整個官場腐敗不堪,國家陷入動盪;還有一個王國,對於邊境的一些小摩擦沒有重視,結果被敵人趁虛而入,最終導致王國覆滅。 李老人和鐵匠聽後,懊悔不已,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疏忽和錯誤。從此,他們明白了無論問題大小,都要及時處理,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像漏甕沃焦釜一樣,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這個故事也在村子裏流傳開來,提醒着每一個人要時刻保持警惕,及時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防患於未然。

漏甕沃焦釜-成語圖片

漏甕沃焦釜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