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進旅退
成語拼音
- lǚ jìn lǚ tuì
旅進旅退成語解釋
- 旅共,同。與衆人一起進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沒有什麼主張。
典故出處
- 《禮記·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國語·越語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成語典故
- 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宋·王禹偁《待漏院記》
成語造句
-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像某些人那樣旅進旅退,而應該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面臨着一場重大的戰爭危機。這個國家的大臣們對於是否參戰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其中有一位名叫伍參的大臣,他認爲應該積極參戰,爲國家爭取利益。而另一位大臣則堅決反對,認爲此舉太過冒險。在朝堂之上,衆人意見不一,爭論不休。
伍參深知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他極力勸說國君採取行動。他引經據典,分析局勢,試圖讓國君明白其中的利弊。然而,其他大臣們卻因爲各種顧慮而猶豫不決,他們有的擔心失敗後的後果,有的則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願意冒險。
在這種關鍵時刻,國君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們,有的主張前進,有的主張後退,猶如一盤散沙。這些大臣們在面對重大決策時,往往不能團結一致,而是各自爲戰,呈現出一種“旅進旅退”的狀態。
伍參心急如焚,他再次向國君進言,強調國家的命運此刻就掌握在他們手中。如果不能果斷地做出決策,那麼國家將會錯失良機,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最終,國君在伍參的極力勸說下,決定參戰。
在戰爭中,伍參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奮勇殺敵。儘管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勇氣,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爲國家贏得了榮譽和利益,也讓那些曾經猶豫不決的大臣們意識到了團結一致、果斷決策的重要性。
從此,這個諸侯國的大臣們在面對重大問題時,更加註重團結協作,不再出現“旅進旅退”那種混亂的局面。他們明白了只有齊心協力,才能讓國家走向繁榮昌盛。而伍參也因爲他的勇敢和智慧,成爲了國家的功臣,被人們銘記於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集體行動中,每個人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不能盲目跟從他人,也不能各自爲戰。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前進或後退,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同時,領導者在決策時也應該果斷堅定,不能被猶豫不決的情緒所左右,要爲集體的利益着想。
旅進旅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