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信思順

成語拼音

lǚ xìn sī shùn

履信思順成語解釋

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做人應當堅守承諾,遵循道義,就像古代的仁人志士那樣,做到履信思順,如此方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鄭國。鄭國有一位年輕的公子,名叫子產。 子產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壯志,立志要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大事業。他飽讀詩書,對治國理政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 當時的鄭國,局勢頗爲複雜,內憂外患不斷。國內貴族之間爭鬥頻繁,而國外又面臨着周邊強國的威脅。子產深知國家要穩定發展,必須要建立起良好的秩序和規範。 於是,子產開始積極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注重誠信,言出必行,對百姓許下的承諾必定會兌現。無論是在處理政務還是與百姓交流中,他都始終秉持着真誠的態度。 有一次,鄭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生活困苦,糧食短缺。子產毫不猶豫地打開國家糧倉,救濟災民。儘管這一舉措遭到了一些貴族的反對,但子產依然堅定地履行自己的承諾,他說:“我既然答應了要幫助百姓,就不能食言。” 子產還致力於整頓吏治,他嚴格要求官員們要奉公守法,不得徇私舞弊。對於那些違法亂紀的官員,他絕不姑息,堅決予以懲處。 在外交方面,子產同樣以誠信爲本。與其他國家交往時,他遵守承諾,按照約定辦事,贏得了其他國家的尊重和信任。 隨着時間的推移,鄭國在子產的治理下逐漸變得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的實力也不斷增強。子產的美名傳遍了各國,人們都對子產的品德和才能讚歎不已。 子產的成功,正是因爲他做到了“履信思順”。他堅守誠信,言行一致,同時又善於思考,順應時勢,根據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制定出合適的政策和措施。他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的典範,激勵着無數人以誠信爲本,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論語》中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誠信的重要性。在歷史的長河中,“履信思順”這一成語也成爲了人們推崇和追求的品德,提醒着人們要在信守承諾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進取,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履信思順-成語圖片

履信思順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