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放南山

成語拼音

mǎ fàng nán shān

馬放南山成語解釋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痹。

典故出處

《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成語典故

其時天下太平已久,真個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五穀豐登,萬民樂業。★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

成語造句

如今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已無戰事紛擾,正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天下紛爭不斷,戰爭的陰影籠罩着大地。 周成王時期,周朝剛剛建立不久,國家還面臨着許多不穩定因素。一天,周成王問大臣周公旦:“如今國家初定,但周邊仍有一些勢力蠢蠢欲動,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周公旦沉思片刻後回答道:“陛下,戰爭雖能解決一時之患,但長久的和平更需要智慧和策略。我們可以先積極備戰,訓練強大的軍隊,但同時也要尋找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的途徑。” 周成王採納了周公旦的建議,開始大力發展軍事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周朝的軍隊日益強大。然而,周成王並沒有急於發動戰爭,而是派遣使者與周邊的部落和諸侯國進行友好的交流和談判。 隨着時間的推移,周朝的威望逐漸提高,許多部落和諸侯國紛紛表示願意歸順周朝,和平共處。在這種情況下,周成王意識到戰爭的威脅已經大大降低。於是,他決定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宣佈將戰馬放歸南山,兵器入庫,表示國家從此不再輕易發動戰爭,而是致力於和平與發展。 這個決定得到了百姓和大臣們的熱烈擁護,人們都渴望過上安定的生活。從此,周朝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文化也日益繁榮。 正如《尚書·武成》中所記載的:“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這段歷史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的佳話,“馬放南山”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象徵着和平的到來,提醒人們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要懂得運用智慧和策略,避免過度依賴戰爭。 在後來的歲月裏,許多朝代在經歷了長期的戰亂後,也會採取類似的措施,以恢復國家的元氣和穩定。“馬放南山”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更是一種對和平的嚮往和追求,它激勵着人們不斷努力,爲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而奮鬥。

馬放南山-成語圖片

馬放南山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