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上不瞞下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瞞上不瞞下成語解釋

瞞也作漫”,欺騙,矇蔽。瞞着上面,不瞞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級知道。

典故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現在是上頭堂官曉得了這樁事情。不瞞老哥說這些事情原是瞞上不瞞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經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有些官員行事不正,常常在工作中出現問題,試圖瞞上不瞞下,以爲這樣就能逃避責任,但最終還是會被發現並受到懲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朝代,有一位官員名叫張權。張權在地方爲官多年,他爲人精明圓滑,善於專營。 當時,朝廷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規,旨在改善民生、促進地方發展。然而,張權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他覺得如果完全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執行,自己可能撈不到太多好處,而且還可能會得罪一些地方上的權貴勢力。於是,他開始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動點手腳。 對於朝廷要求公開透明的一些事務,他表面上做得像模像樣,看似一切都依規進行。但實際上,他卻在背地裏與一些不法商人勾結,私自篡改數據、隱瞞真實情況,將本該用於民生建設的資源偷偷挪爲己用,中飽私囊。他只將那些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上報給朝廷,而對於那些可能會暴露他不法行爲的細節,則是瞞得嚴嚴實實。 地方上的百姓漸漸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但由於張權在當地勢力頗大,他們也敢怒不敢言。而朝廷那邊,一開始也並未察覺到張權的這些小動作。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正直的御史奉命到該地巡查。在深入調查和走訪百姓的過程中,御史漸漸發現了張權的種種不法行爲。經過一番艱難的取證和核實,御史終於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將張權的所作所爲一一揭露。 朝廷得知後大怒,立即下令將張權革職查辦,並嚴厲懲處了他。張權的事例也成爲了一個典型,警示着後來的官員們不可瞞上不瞞下,要秉持公正、忠誠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否則必將受到嚴厲的制裁。這個故事也讓人們明白,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爲了個人私利而違背原則和道德,只有真正做到清正廉潔、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才能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朝廷的信任。

瞞上不瞞下-成語圖片

瞞上不瞞下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