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倫悖理
成語拼音
- miè lún bèi lǐ
蔑倫悖理成語解釋
- 指違背道德和倫理。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備聞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嘆‘似此蔑倫悖理,禽獸不如。”
成語典故
- 而蔑倫悖理之事,因之層出不窮,此皆學校不講之故也。★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學校》
成語造句
- 他的所作所爲簡直令人髮指,完全是蔑倫悖理,嚴重違背了道德和倫理的準則。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鄆城的地方。那裏有一個年輕人叫趙括,他自小聰慧,但卻養成了一種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
趙括平日裏對他人的意見常常不屑一顧,總認爲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纔是最正確的。他的行爲漸漸變得越來越放肆,甚至開始違背一些基本的倫理道德和常理。
有一次,鄆城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生活困苦,紛紛祈求上天降雨。當地的官員們商議決定舉行一場祭祀儀式,以求神靈庇佑,降下甘霖。然而,趙括卻站出來公然反對,他嘲笑衆人的迷信行爲,認爲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他大放厥詞,完全不顧百姓們渴望雨水的心情,這種行爲引起了衆人的極大不滿。
又有一回,村裏的一位老人因爲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在一次外出時不小心摔倒了。趙括看到後,不僅沒有上前攙扶,反而在一旁冷嘲熱諷,說老人是自己不小心,怪不得別人。他這種冷漠無情的行爲完全違背了尊老愛幼的道德準則。
隨着時間的推移,趙括的“蔑倫悖理”之舉越來越多,他的名聲也變得越來越差。周圍的人都對他敬而遠之,不願意與他交往。然而,趙括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依然我行我素。
後來,鄆城來了一位智者,他聽聞了趙括的所作所爲,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智者找到了趙括,與他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智者引用了許多歷史上的典故和事例,向趙括闡述了倫理道德和常理的重要性。他告訴趙括,一個人如果違背了這些基本的準則,最終將會自食惡果。
趙括在智者的一番教導下,終於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爲是多麼的錯誤和荒謬。於是,他決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從那以後,趙括開始努力改變自己,他學會了尊重他人,遵守倫理道德和常理。他積極地幫助他人,關心百姓的疾苦。漸漸地,他的名聲得到了扭轉,人們也重新接納了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蔑倫悖理”的行爲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要遵守倫理道德和常理,尊重他人,關愛社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蔑倫悖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