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沸騰

成語拼音

mín yuàn fèi téng

民怨沸騰成語解釋

人民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民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

典故出處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騰,喪國亡身者。”

成語典故

上半年在那裏辦過幾個月釐局,不該應要錢的心太狠了,直弄得民怨沸騰,有無數商人來省上控。★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

成語造句

如今社會上的種種不公現象,導致民衆生活艱難,已是民怨沸騰。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朝代,有一位君王名爲厲王。厲王執政初期,國家還算安定,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變得貪婪和專制。 厲王對財富有着極度的渴望,他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以滿足自己奢靡的生活和龐大的開支。百姓們生活日益艱難,農田荒蕪,家庭貧困。然而,厲王並不在意這些,他只關心自己的享樂。 百姓們心中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開始出現了一些怨言和議論。但厲王卻不允許任何人對他的統治提出批評,他派遣了大量的耳目在民間,一旦發現有人說他的壞話,就會立刻被抓起來嚴懲。這樣一來,百姓們雖然心中怨恨,但都不敢再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 有一位忠臣看到了這種情況,他憂心忡忡地向厲王進諫,說:“大王,如今百姓生活困苦,民怨已經很深了,如果再不採取措施改善,恐怕會引發大亂啊。”然而,厲王根本聽不進去,反而怒斥這位忠臣多管閒事。 隨着時間的推移,百姓們的苦難越來越深,民怨如同沸騰的開水一般,再也無法壓制。終於,百姓們忍無可忍,他們聯合起來發動了起義。起義的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厲王的統治岌岌可危。 面對洶涌的民怨,厲王驚慌失措,他試圖鎮壓起義,但此時已經太晚了。百姓們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他們衝破了厲王的防線,最終推翻了他的統治。厲王不得不逃離王宮,四處流亡,最終在孤獨和悔恨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統治者不顧百姓的死活,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會引發民怨沸騰。而民怨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如同火山一般爆發,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歷史上許多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因爲統治者的無道和百姓的不滿所導致的。正如《尚書》中所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只有重視百姓的利益,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民怨沸騰-成語圖片

民怨沸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