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識之
成語拼音
- mò ér shí zhī
默而識之成語解釋
-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裏。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用心閱讀各類書籍,將重要的知識默默記在心裏,默而識之,以便日後能夠靈活運用。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孔丘的年輕人,他對知識有着無比的渴望和執着。
孔丘自幼勤奮好學,一心追求真理。他四處拜訪名師,虛心求教,不斷積累着各種學問。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學識日益淵博,但他依然保持着謙遜的態度。
有一次,孔丘在與一位智者交流時,智者講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和見解。孔丘靜靜地坐在一旁,仔細聆聽着每一句話,將這些寶貴的知識默默記在心中。他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是用心去領會、感悟。
在之後的日子裏,孔丘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無論是在市井之間與百姓的交談,還是在朝堂之上與官員的討論,他都能以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去傾聽和理解。對於他人的觀點和經驗,他總是默默地記住,然後加以思考和分析。
孔丘曾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他深知自己的知識有限,所以更加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正是因爲孔丘這種“默而識之”的精神,他能夠不斷地汲取知識,豐富自己的思想。他的學說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最終成爲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的基石。
後來,孔丘的弟子們也繼承了他這種默默學習的品質。他們在跟隨孔丘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聆聽老師的教誨,將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裏。這些弟子們在日後也都成爲了有識之士,爲傳播儒家思想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歷史的長河中,“默而識之”成爲了一種寶貴的學習品質。它提醒着人們要保持謙遜、虛心,用心去傾聽和記住周圍的一切知識和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正如孔丘一般,憑藉着這種精神,成爲了千古敬仰的聖人,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也應當以孔丘爲榜樣,踐行“默而識之”,不斷充實自己,追求更高的智慧和境界。
默而識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