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舌彊
成語拼音
- mù dèng shé jiàng
目瞪舌彊成語解釋
- 形容因喫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只站在那裏目瞪舌彊。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四的人,他生活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裏。
李四平日裏爲人善良,但性格卻有些懦弱,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有一次,村裏來了一位能說會道的商人王五。王五巧舌如簧,憑藉着自己的口才將一些普通的貨物說得天花亂墜,吸引了許多村民前來購買。
李四在一旁看着,心中雖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卻因爲自己不善言辭,無法指出其中的問題。當他看到一些村民被王五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花了高價買了並不值那麼多錢的東西時,他心裏着急萬分,可就是張不開嘴。
終於,李四鼓足勇氣想要提醒大家,可是當他面對王五那滔滔不絕的話語和自信的神態時,他的喉嚨彷彿被什麼東西卡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呆呆地站在那裏,眼睛瞪大,舌頭好像僵住了一般,完全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
就這樣,李四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村民們被王五欺騙。而王五則帶着賺來的錢財得意洋洋地離開了村莊。這件事情過後,李四非常懊悔自己的無能,他意識到自己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況。
他開始努力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各種書籍,學習知識和道理。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李四逐漸變得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後來,村裏又出現了類似王五這樣的人試圖欺騙村民,這一次,李四不再是那個目瞪舌彊的人了。他勇敢地站出來,條理清晰地指出對方言語中的漏洞和不實之處,成功地保護了村民們的利益。
從那以後,李四成爲了村裏備受尊敬的人,他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提醒着大家不要像曾經的他一樣,在關鍵時刻因爲無法表達而陷入目瞪舌彊的境地,要勇敢地爲正義發聲。而“目瞪舌彊”這個詞,也成爲了形容人在緊張、驚愕或不知所措時的一種狀態的成語,警示着後人要不斷提升自己,避免出現類似的尷尬和無奈。
目瞪舌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