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曲枉直

成語拼音

náo qū wǎng zhí

撓曲枉直成語解釋

指矯正曲直。

典故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大論》俗非唐虞之時,而世非許由之民,而欲廢法以治,是猶不用隱括斧斤欲撓曲枉直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完全不顧事實,只爲了私利而撓曲枉直,實在令人氣憤。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名叫張華的官員。 張華爲人正直,一心爲公,但他的這種性格卻引起了一些同僚的嫉妒和不滿。當時,官場中存在着一些腐敗和不公的現象,一些官員爲了自己的私利,常常歪曲事實,顛倒黑白。 有一次,發生了一起案件。一個平民被指控犯了重罪,但張華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這個平民是被冤枉的,真正的罪犯是一個有權有勢的貴族子弟。張華毫不猶豫地準備將真相呈報上去,還平民一個公道。然而,那些心懷叵測的同僚們得知後,害怕張華的舉動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於是便合謀起來,想要陷害張華。 他們在朝廷上歪曲事實,編造各種謊言,試圖讓君主相信張華是在包庇罪犯,是在故意擾亂司法公正。他們用盡各種手段來撓曲枉直,將原本清晰的事實弄得混亂不堪。 君主一開始被這些謊言所迷惑,對張華產生了懷疑。但張華並沒有放棄,他據理力爭,引經據典,用以往的案例和公正的原則來闡述事情的真相。他說:“陛下,歷史上曾有許多公正的官員,他們不畏權貴,堅持真理,才使得國家安定繁榮。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讒言而放棄公正,否則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最終,君主經過深思熟慮,察覺到了其中的陰謀,明白了張華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嚴懲了那些試圖撓曲枉直的官員,還了平民和張華一個公道。 這件事情過後,張華的名聲更加響亮,人們都知道了有這樣一位敢於堅持正義、不被歪風邪氣所左右的官員。而這個國家也因爲有張華這樣的人存在,司法逐漸變得更加公正,社會也更加穩定和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不公正的現象時,我們要有勇氣去揭露和糾正,不能讓那些撓曲枉直的行爲得逞,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撓曲枉直-成語圖片

撓曲枉直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